第三話 師父(3 / 3)

奧,這是斷情穀底。

歐陽大師跳崖的地方?

是,是師父跳崖的地方。

師父?

事到如今,就不瞞你了,我是武坤。剛才喊住手地是我師父歐陽毅。

陸凡跟著武坤來到一個山洞裏麵,裏麵有蠟燭發出的微弱的光,兩具白骨在搖曳地燭光中散發出逼人後退的寒氣。

一具肋骨和腿骨有不同程度骨折的白骨前立著一個木板,愛妻茹芸。武坤跪在白骨前磕了三個頭,這是我和武乾的母親,也是歐陽毅的妻子。

這麼說歐陽毅是你們的父親?

是的,是他親口跟我說的。

武坤看著那件藍格子衣服和森森白骨,記憶一下回到了那個冬天,媽!

我把剛采的花放在茹芸前,茹芸,我領著坤兒來看你了,他們都長大了,是時候告訴他們真相了。

當年你抱著乾兒,腆著個大肚子,幫我整理衣服,人家要是不傳給你,就早點回來哈,別在那死皮賴臉的。

知道,我還等著回來抱我另一個大胖兒子呢。

可是萬家武術從來不外傳,我在他們家門口跪了三天三夜,終於萬先生出來見我了,想學我合眾功夫有一個條件。

什麼?

我知道你歐陽毅也算是武林新一輩中的佼佼者,我也想把自己功夫傳給你這樣的青年俊才,但是我不能壞了祖上的規矩,要想學武,必須入我萬門。

可是我已經有妻兒了。

你既然想追求武術的最高境界,就要放棄一些東西,好好想想吧。

不用想了,我答應你!

那這一具白骨是誰的,為什麼什麼都沒寫呀?

是潤秋,師父跟後來那個女人的女兒。

陸凡歎了口氣,唉,自古英雄多半為情所困啊。

師父一直都隻愛我母親一個,再結婚隻不過是為了學到功夫而已。

陸凡一副難以接受的表情,他後來一定很後悔吧。

是的。

爹,你和坤師兄說得都是真得嗎?一直在外麵偷聽的潤秋衝了進來,把茹芸的骨頭踢開。

你跟你媽一樣混蛋,我重重的在她胸前擊了一掌。武坤趕緊攔在前麵,師父,怎麼說她也是您女兒呀!下手這麼重會把她打死的。

他根本就不是我女兒,她媽嫁給我的時候就已經懷著她了,而我隻不過是他們冠冕堂皇的一個理由罷了。

我小心翼翼地收拾著茹芸的屍骨,淚水一滴滴落在白骨上。

一邊潤秋正在武坤懷裏大口大口的吐著血,最後武坤用盡氣力,潤秋還是停止了呼吸。

你現在可以告訴我武乾是怎麼死的了嗎?畢竟這才是我目前再查的案子。

我說過了,他是練功時受驚嚇而死的。

一派胡言!一個充滿怒氣地聲音從洞口傳來。

我把一塊布扔在武坤腳下,這就是你給你哥的氣法運氣圖。

武坤看了看腳下,輕輕地笑了兩聲。

哥,真是你啊!

武坤!你不是和潤秋在一起嗎?怎麼在這當起和尚了?

唉,一言難盡啊……你怎麼想起來這了?

其實,武坤,我這次來一是想祭拜師父,回憶咱們以前的時光,二來看看能不能找到氣法。

氣法?我可以教給你呀。

那太好了!

不過師父的原本不在我這,我隻能給你重新畫一本。

師父,武乾來寺裏了。

我高興地站起來,在哪?快領我去見他。

就在您以前的練功房裏。不過現在寺裏人太多,不方便,您還是晚上去吧。

我站在窗外,看著屋裏正在練功的武乾,我的孩子,沒想到還能再見到你。唉,這是氣法,不好!丹田,會衝……啊!快停下來。

武乾被嚇了一跳,打開窗戶看到我以後瞪大了雙眼,鬼啊……

陸凡看著我,您就是歐陽大師吧。

叫我歐陽毅就行。

您的意思是,武乾是因為練了錯誤的功夫,加上驚嚇才死亡的。

是這樣。練習氣法本來就需要心平氣靜,這就是當年我不傳武乾氣法的原因,運氣過程情緒起伏極易走火入魔,更何況丹田直上會衝更是大忌!情緒一旦波動,便會傷及性命。

您別說了,武乾是我害死的。

你們可是親兄弟呀!

親兄弟?他是我們在去找你的路上,我媽看他可憐收留的,我們在路上越來越艱難,哥哥要趕他走,媽不同意。有一天,我們三個在湖邊玩,他瞅準機會把哥哥推進湖裏,並威脅我要是敢說就打死我。後來他就擔起我哥哥的角色了,我媽也把他當成自己的親兒子來對待了,感覺這是上天補償他的。

歐陽前輩,空明住持,你們兩個身上都有命案,請跟我回警局吧。

警官,可不可以讓我們就在這洞中了斷。

這……

陸隊長,你還是先出去吧,免得一會把你也埋在這洞中。潤秋在這裏麵,能跟她埋在一起我死而無憾。

陸凡退出山洞,突然一陣氣浪是整個山體震蕩,山洞轟然坍塌……

茹芸,我來了……

尾聲

記者把陸凡圍了個水泄不通,陸隊長,你能說一下這幾天你去哪了嗎?空明住持為什麼突然消失了,他跟凶案有關嗎?好多人都感受到斷情穀底的震蕩,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我隻能告訴你們,案子已經結了,其他的無可奉告。

可是民眾有知道案情的權利呀!

陸凡指了指胸前,這是我的警號,歡迎投訴。

陸凡,把武乾的骨灰從斷情穀撒了下去,這可能是給他們師徒或者說父子二人最好的交待了。

陸凡後來找人刻了一個石碑:歐陽毅,茹芸;武坤,潤秋。把它拋到了穀底。

今生情深緣淺,來生再在一起吧!

PS:武道教訓

禮義廉恥訓:尊父母、敬師長、見麵禮、不可忘、不說謊、不虛榮、辨善惡、知榮辱

謙和忍讓訓:心若謙、他人重、遇事忍、多朋友、多謙讓、心胸廣、成大事、不可忘

忍耐克己訓:水成冰、非一時、耐寂寞、鐵成鋼、不浮躁、多自問、能克己、方成仁

百折不屈訓:事不成、莫灰心、遇挫折、應慶幸、不服輸、方能贏、越磨礪、越光芒

敏而好學訓:自古來、聖賢者、多見識、多博聞、學無恥、問不媚、久而之、事定成

樂善好施訓:施人物、己得樂、施人心、己得知、無大小、無輕重、誠意到、善己身

助人為樂訓:遇難者、伸援手、不圖報、為上人、心若真、意自切、佛浮屠、心中鑄

君子有責訓:君子者、磊落也、小人者、諂媚也、武道者、揚正氣、心負責、身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