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隨筆名句——妙句偶得(4)(2 / 2)

【譯文】雖然水能夠戰勝火,但一勺水無論如何不能撲滅一車柴禾燃燒的火;金可以戰勝木,但一把刀無法砍掉一片樹林;土可以戰勝水,但一塊土無法堵塞一條河。

女愛不極席,男歡不畢輪。(出自《容齋四筆·卷第二》

【譯文】女子對男子的愛情不等到席子磨損就消逝,男子對女子的愛情不等車輪磨損就會喪失。

以財交者,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出自《容齋四筆·卷第二》

【譯文】友情建立在錢財的基礎上,錢財沒有了友情也就斷絕了;愛情建立在美色的基礎上,容貌衰敗了寵愛也就消失了。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出自《容齋四筆·卷第二》

【譯文】以美色侍奉人者,容貌衰退則寵愛消失。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順風來者怨。若使人人禱輒遂,造物應須日千變。(出自《容齋四筆·卷第三》

【譯文】耕田的人希望下雨,收獲的人希望晴天,去的人求得順風,與他逆行的人就會抱怨。假如人人祈禱便靈驗,造物主必須一天變化一千次。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出自《容齋四筆·卷第八》)

【譯文】幹旱了很久,終於盼來了雨水,在他鄉漂泊,竟遇到了過去的老朋友,都是讓人高興的事啊!

故人臣而見畏者,是見君之威也,君不用,則威亡矣。(出自《容齋五筆·卷第一》

【譯文】所以說人們害怕那些大臣,主要是害怕君主的權力,君主若不將權力賦予大臣,大臣的權威也就不複存在了。

人臣立社稷大功,負海宇重望,久在君側,為所敬畏,其究必至於招疑毀。(出自《容齋五筆·卷第一》

【譯文】作為人臣,為建立新的王朝立下大功,享有海內重望,長期伴隨君主,如果其聲望地位連君主也對他感到敬畏的話,其結果必然會招致君主的疑忌,以至於被殺害。

人生天地間,壽夭不齊,姑以七十為率:十歲為童兒,父母膝下,視寒暖燥濕之節,調乳哺衣食之宜,以須成立,其名曰生計;二十為丈夫,骨強誌健,問津名利之場,秣馬厲兵,以取我勝,如驥子伏櫪,意在千裏,其名曰身計;三十至四十,日夜注思,擇利而行,位欲高,財欲厚,門欲大,子息欲盛,其名曰家計;五十之年,心怠力疲,俯仰世間,智術用盡,西山之日漸逼,過隙之駒不留,當隨緣任運,息念休心,善刀而藏,如蠶作繭,其名曰老計;六十以往,甲子一周,夕陽銜山,倏爾就木,內觀一心,要使絲毫無謙,其名曰死計。(出自《容齋五筆·卷第三》

【譯文】人生活在天地間,壽命長短各不相同,姑且以七十歲為準:十歲之前為兒童,在父母跟前,由父母照顧適應氣候寒熱燥濕的變化,調節哺養衣食的合理,期望他成人,這叫做生長計議。二十歲成為一名大丈夫,體格健壯,心理健康,試探著進入名利之場,喂飽馬還磨好兵刃,去奪取勝利,如同馬駒伏在槽頭,誌向在千裏之外一樣,這叫做自身計議。三十歲到四十歲,日日夜夜深思熟慮,隻做對自己有利的事,希望地位高,希望財富多,希望光大門庭,希望子孫興盛,這叫做家族計議。到了五十歲,精神體力都已疲憊,隻能隨著世事而沉浮,智謀已經用盡,日薄西山的感覺日益臨近,已過的光陰一去不再複返,應該聽任機緣命運的擺布,放棄各種念頭和心計,把寶刀收藏起來,像蠶一樣在自己周圍作繭,這叫做衰老計議。六十以後,活了一個甲子,已經日落西山,不久就要進棺材,反省內心,要使自己沒有絲毫可以愧疚的事,這叫做垂死計議。

天下萬事不可過,豈特此也?雖造化陰陽亦然。雨澤所以膏潤四海,然過則為霖淫;陽舒所以發育萬物,然過則為燠亢。(出自《容齋五筆·卷第五》

【譯文】天下所有的事情都不可過分,難道隻有人事是這樣嗎?實際上即使陰陽造化也是這樣。下雨是為了滋潤四海,如果雨水太多就會釀成水災;陽氣上升是用來培育萬物的,如果過分就會形成幹旱。

天下事,習以為常而不察者,推此亦多矣,而人不以為異,悲夫!(出自《容齋五筆·卷第五》

【譯文】天下的事情,習以為常而不覺察其不對的,據此推論也夠多了,而人們居然對此不以為怪,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