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天國渺遙信何寄(3 / 3)

朱瞻基下了秘旨,全國範圍尋找胡曉樂!如果她還在這個世界,她總會在哪裏出現,她不能就這樣離開!朱瞻基不放棄,一定要找到她!

可惜的是,全國範圍的尋找在曆經三個月後,依然一無所獲。朱瞻基這才漸漸接受了胡曉樂確實已經不在的現實!

直到這時,朱瞻基才向張太後如實的說明了胡曉樂身上發生的一切,張太後這才了解,胡曉樂不顧一切保護著大明,付出的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所掌握的。

“這個孩子,真是苦命!她為我們做了這麼多,現在我們就是想彌補她,也來不及了!”張太後歎息著,抬手拭著眼淚。

朱瞻基黯然道,“朕已經是九五之尊,自認為所得已經是全部,再若努力,便是的開辟新的世界。然而此時方才領悟,朕無意中已經失去的,卻是最寶貴的!”

“曉樂到底去了哪裏,沒有人知道。但是,對外,總要有個說法。你打算怎麼辦?”張太後提醒著。

“朕要追思樂兒,用最尊貴的名號來給她定義!”朱瞻基說道。

“不妥!”張太後斷然否定,“若是追思,必要舉行葬禮,沒有遺體,如何舉行?”

“……母後,其實朕不想這樣做。如果可以,朕寧願她仍在宮中!”朱瞻基說道。

張太後歎息一聲,“傻孩子,不要說這樣的話,讓為娘的心中……受不住啊!”

朱瞻基站起身來,“母後,容皇兒思量之後再做決定!”

幾日後,從宮中傳出了消息:

皇上感念廢後多年以來對大明的功德,將清水庵定為皇家庵堂,廢後在此安度餘生,修行佛法。然而,介於胡曉樂曾為皇後,不同於其他的僧尼,不再接見外客。

襄憲王朱瞻墡賢德仁愛,才華出眾,仍繼續在南京就職,即刻返回南京,未經宣召不得入京,然而準其在每年的清明、中秋及春節期間返京,叩見母後,拜祭祖先。

又過了七年,已經是明宣德十年。

柴勇將參茶放在朱瞻基的眼前,意外的看到朱瞻基竟然手握一塊玉佩沉思。那玉佩是當年胡曉樂與他交換之物。

“皇上,您這是……”近日朱瞻基身體有些不適,太醫說是憂思過度,柴勇不禁擔心他睹物思人。

“不妨!”朱瞻基將玉佩放下。

“娘娘是有天命的人,皇上就不要太過憂慮了!”柴勇心想,若是你現在後悔,當初又何必將她趕出去呢?

“當年朕,太衝動了。少年事,不思量啊!”朱瞻基搖頭歎息。

柴勇將參茶往朱瞻基的麵前推推,“皇上先用茶吧!”

朱瞻基卻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抬頭看星空閃閃,暗想,她會在哪個星上嗎?還是會在哪一個世界呢?

這時,一顆星閃亮的劃破天際,瞬間隕落了。

“有落星,是人間又會少一個人了吧?就像樂兒當初一樣,有九顆星星消失。”朱瞻基想著。

對朱瞻基而言,胡曉樂的出現到消失,是他這一生中是重要的經曆之一。胡曉樂曾是他最愛的女子,也是最讓他糾結的女子。由於她的出現,他打破了自己的規則,動用了皇權逼她就範;由於她的出現,他幾次在生死邊緣得以生還;由於她的出現,他第一次認為三弟會成為威脅自己的最大敵手;由於她的出現,作為皇帝的他,成為明朝曆史上第一個廢除皇後的皇帝;由於她的消失,也落下了朱瞻基今生最大的遺憾!

朱瞻基緩步走到桌前,鋪開一張紙,提筆寫下了一道命令:朕近日多感不適,若有不測,除皇後外,其他後宮凡無子女嬪妃,盡數殉葬!

放下筆,朱瞻基望著那些文字,嘲諷的笑了。

今年,朱瞻基已經三十八歲了,可是現在他寫下的卻是遺詔。這遺詔不是吩咐家國大事的,竟然隻是他身後殉葬之事!其實這有什麼意義?朱瞻基心中所想的,是當初與胡曉樂定情之時說過的“生願同寢死同穴”,生生死死不離分的誓言,如今無論如何也不能實現了!

生為皇帝又如何,隻不過是平凡夫妻的一個願望,他卻不能實現。為君者,有他身不由已的無奈與悲哀!

明朝宣德十年,朱瞻基突發疾病,經醫治無效,在北京離世,享年僅三十八歲。明宣宗朱瞻基與仁宗並稱“仁宣之治”,明宣宗當政十年,君臣關係融洽,經濟也穩步發展。宣德皇帝既是一個有較高文化素質的皇帝,又是一個喜歡射獵、鬥促織和戲遊無度的皇帝。

朱瞻基死後,廟號宣宗,諡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葬於明十三陵之景陵。其後宮嬪妃,無子女者,依朱瞻基的遺詔,盡數陪葬!

葬禮之後,由朱瞻基長子朱祁鎮繼承皇位,也就是後來的明英宗。其“生母”孫嬌娥以子為貴,被尊為太後,張太後依次至太皇太後。

大明從此進入了新的篇章。而大明曆史上出現的第一位被廢的皇後,也隨著曆史的塵埃,漸漸被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