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感情與理智在藝術構造中相輔相成的作用
感情在藝術構造中是動力因素(發憤著書、不平則鳴),而理智則是約束、規範這些動力的因素。對於完整的文字創造過程,兩者缺一不可。
顏之推(南北朝→隋朝):“為文尤須放蕩,但又須隨時以嚼勒製之”,很好地道出了創作中情感與理智的關係。 \/\/
綜合
(1).含義:作為一種構思方式,綜合,是作家圍繞某種中心意念,收集、加工材料,將它們糅合成一種藝術形象的過程。
(2).綜合的特點
A.定向性
魯迅總結作家“取人為寫作模特”的方法:“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
B.選擇性
C.創新性 \/\/
突出
作為一種構思方式,突出是指作家從紛繁蕪雜的思緒中,抓住一個形象(或意念),調動各種材料和加工手段為其服務,使之明確、清晰、特點突出。(孔乙己“迂腐”的突出———“竊書”、“多乎哉”、“排”;阿Q“精神勝利法”的突出———“瘌痢頭的亮”、“兒子打老子”等) \/\/
簡化
A.含義:簡化,是作家的創作略去具體細節而抓住主幹,從而傳達出形象(或意念)的大致輪廓與內在精髓。(鄭燮)
B.簡化的作用,其與突出的異同
簡化不是為了省略筆墨,其目的仍然是突出,是為了做到言簡意賅(鄭燮)。
簡化與突出的共同點都是為了使形象(或意念)給人留下更深刻、更強烈的印象。但二者也有區別:
突出,一般是以濃墨重彩和淡化背景來吸引讀者注意力,
簡化,則是將形象或意念身上所有可能的遮蔽物剝掉,隻留下最核心、最能表現本質的要素。 \/\/
即興發生的特點:
其一,即興需要足夠的材料儲備和情感積累———任何酣暢淋漓的即興創作都是作家厚積薄發形成的。(王勃鋪排大量典故,李白詩歌中豐富的人生經驗,都是長期積累和有意儲備的)
其二,即興創作要有氣氛和契機。 \/\/
真、善、美是人類追求的三種社會價值。
作為人類的追求,這三種價值在不同的活動領域顯現出不同的重要性:
科學認知領域:“真”是最重要的價值。
社會實踐活動領域:“善”為最主要價值。
文學藝術領域:“美”是衡量創造的重要標準。 \/\/
文學創造的藝術真實主要特征:
1.與生活真實不同:藝術真實是內蘊的真實、假定的真實。
“假定性”是藝術理論的術語,源於俄文。
作為藝術文學當然也具有假定性,表現為它不是對生活真實的照抄,而是作家通過想象對生活真實予以重組、變形及再創造。
2.與科學真實不同:藝術真實是主觀的真實,詩藝的真實。
詩藝性———藝術的真實,不同於科學的真實,還在於它的詩藝性。 \/\/
藝術真實實現的基本途徑:藝術概括。
意涵
藝術概括,作為一種藝術方法,要點是:作家依據自己的體驗和認識,基於自己的審美追求,對富有特征的事物給予獨特的藝術處理,從而創造出既具有鮮明的個性、又具有普遍意義、同時也體現一定審美取向的意識形象、審美取向、諷刺藝術。
別林斯基:文學要“通過個別、有限的現象來表現普遍的、無限的事物”。(說的是藝術概括) \/\/
【•羅蘭•巴爾特:
•敘事作品“所發生的僅僅是語言,是語言的曆險!”
•形式主義登峰造極的言論!】
(1).對如上兩種觀點的評價:
a.形式主義
b.重內容,輕形式
其理論強調內容決定形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而另一方麵,這個理論中,①藝術形式對內容的塑造作用,以及②其自身獨立的審美價值,卻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肯定,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理論缺失。
(2).藝術的形式與內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具體說:
在文學作品的具體情境中,內容是它的這一形式的內容,形式是它這一內容的形式,兩者互為存在的條件和根據,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黑格爾的內容與形式密不可分的思想)
黑格爾:內容非他,即形式轉化為內容;形式非他,即內容之轉化為形式。 \/\/
形式的內容化———形式塑造內容
形式創造具有塑造內容或幫助其生成的作用。文學創造不隻是內容的形式化過程,它也是形式的內容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