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君子棋(1)(1 / 3)

這是民國十七年的五月下旬,北京正當春夏之交,滿城槐樹俱已開花。這時節天氣漸熱,最易起大疫,民間忌諱最多。忌糊窗,忌搬家,不剃頭,不曬床,都指望著到端午那天避了毒惡,才好整治。所以老百姓都叫惡五月,一到這月份,一準得有點幺蛾子。

今年大暑未起,倒來了一陣大風。這風張牙舞爪聲勢極大,裹挾著漫天的沙塵蓋過潭柘寺,罩住香山,一路浩浩蕩蕩地往城裏頭瘋灌,一連好幾日不停歇。那可真是塵霾蔽日,觸目皆黃,整個四九城跟放久了的老照片似的,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灰蒙蒙的城牆,街上走的都是灰蒙蒙的行人和騾馬,搞得人心裏也是灰蒙蒙的。

北京每年都刮沙塵,可多是在春天。今年這風格外邪性,居然挑在惡五月。老一輩兒的人說這風有來曆,叫作“皇煞風”,專門克皇上的。崇禎爺上吊那年,北京刮過一次;袁世凱死那年,也刮過一次;再往後,宣統帝被馮玉祥攆出紫禁城那年,這風又來了。所以今年皇煞風一起,又趕上惡五,北京的老人心裏都犯嘀咕,恐怕……這又要改朝換代了吧?

黃克武手裏抱著個寶藍皮兒的包袱,順著天壇根兒一路往西踉踉蹌蹌地跑去。在這樣的大風天裏,又是頂風前行,饒是他十七八歲的精壯身子骨,都得弓著腰低眉斂氣。稍微跑得快了點,一張嘴就是滿口沙子,一喘氣就一鼻子嗆灰。可事急如火,黃克武哪顧得上抱怨天氣,他把氈帽簷拉得更低一些,腳下片刻不停。

他剛過虎坊橋,勁風忽起,比胭脂粉還細的黃土麵兒洋洋灑灑地飄旋而起,頓時散成遮天蔽日的土霧。別說遠處的前門塔簷和近處大柵欄的招牌,就是街對麵栓的騾馬,隔開幾步都看不清楚。黃克武眯著眼睛隻顧低頭狂奔,不提防前頭突然從土霧裏冒出個人影,他收不住步子,“哎喲”一聲跟那位重重撞了個滿懷。黃克武身上有功夫,往後退了幾步,拿樁站穩了,對方卻倒在地上。黃克武趕緊俯身去攙扶,剛一貓腰,不由得暗叫不好——那位身上穿的是藍灰軍裝,頭上紮著條髒兮兮的繃帶,手裏還拿著杆遼十三式步槍,這是奉天兵!

奉天兵是張作霖帶來關內的東北軍,軍紀很差,老百姓私下裏都叫胡子兵。自從十七年初南北再次開戰以來,張大總統在山東、河南的戰事一片糜爛,北伐軍一路北上,北京城裏的奉軍傷兵越來越多。上頭不管餉,這些傷兵手裏除了一條槍什麼都沒有,於是三五成群,逢人就搶,見店就砸,警察都不怎麼敢管。

黃克武不願在這裏多生事,拱手匆匆說了聲抱歉,轉身想趁著沙塵天氣溜走。不料那個奉天兵從地上爬起來,“嘩啦”一聲拉動槍栓,把手裏的步槍對準黃克武,厲聲喝道:“媽了個巴子!撞了老子還想走?”黃克武隻得原地站住。那奉天兵一瘸一拐過來,劈頭先給黃克武一個大耳光:“小兔崽子!你眼睛讓狗吃啦?”黃克武咬著牙,瞪著槍口一聲不吭。奉天兵斜眼看見他身上的包袱,眼睛一亮,嘴裏嚷著:“老子懷疑你是叛軍的奸細,拿過來!開包檢查!”伸手就要去拽。這包袱幹係重大,黃克武哪肯讓他碰,身子一旋,輕輕避了過去。

奉天兵大怒,罵了句“不識抬舉”,抬槍就要扣動扳機。黃克武情急之下上前半步,右手抓起他的槍管朝上抬,左手迅捷如電,一記手刀切他的脖頸。“砰”地一聲槍響,子彈擦著黃克武頭頂飛去半空,奉天兵軟軟地昏倒在地。

黃克武摸了摸腦袋,臉色煞白。自己若是慢了半步,恐怕已被莫名其妙地打死在街頭。堂堂帝都,首善之地,什麼時候已經亂到了這地步?他怔怔呆了幾秒,猛然想起還有要事在身,急忙丟開步槍,把包袱重新背緊,轉身鑽進漫天黃沙中。過不多時,幾個影影綽綽的行人靠近,見奉天兵昏迷不醒,便一哄而上,把他衣服扒了個精光,連步槍都扛走了。

黃克武擺脫了奉天兵,一氣跑過宣武門,直到了儲庫營胡同東頭的太原會館門口才停下來。這段距離可不近,他覺得肺裏頭跟澆了一勺開水似的,辣心辣肺,不得不稍微停下來,雙手扶著膝蓋大口大口喘氣。他一抬頭,看到一個戴著圓框眼鏡的白淨後生站在胡同口歪脖老槐樹下,顯然已等候多時。

“拿來了?”那後生問。

黃克武小心翼翼地把藍包袱皮捧住,愛惜地摸了摸:“這一路上波折不少,差點沒給弄壞了。”

黃克武正要解開,白淨後生衝他丟了個眼色,示意噤聲。黃克武環顧四周,這才發現在太原會館附近站著不少巡警,他們三三兩兩站在黃塵中,像是午夜墳地裏的陰魂,看不清形體和相貌,卻透著凜凜惡意。“慢慢走,別跑,別回頭。”白淨後生壓低聲音叮囑了幾句,然後兩人並肩往胡同裏頭走去。

走進去十幾步,黃克武這才急不可待地問道:“劉一鳴,到底出什麼事了?”被叫了名字的年輕人扶扶眼鏡,吐出四個字:“大難臨頭。”黃克武氣得猛推了他肩膀一把:“我跑了半個北京城,還差點挨了一槍子兒,你就不能把話一次說完?到底是誰要對付五脈?”

劉一鳴知道這家夥性子急,歎息一聲,又吐出三個字:“吳鬱文。”黃克武一聽這名字,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吳閻王?”

劉一鳴點點頭。吳鬱文是京師警察廳偵緝處長、奉係軍閥在北京城裏的一條惡犬,為人陰毒狠辣,動輒將人滅門破家,外號吳閻王。去年警察廳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絞死了二十幾個共產黨,據說為首的李大釗就是吳鬱文親自動的手;前年《京報》主編邵飄萍被槍決,也是吳鬱文下令執行的。他手裏的人命,隻怕比府前街南邊的烏鴉還多,老百姓一提到這名字,沒有不哆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