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聞聲和音”,就是說,聽到對方的聲音,就要用對方的聲音去應和。這是因為,如果聲音的性質不同,感情就不會相通。所以在五音中,商音與角音合不到一起,徵音與羽音也不協調,能調和四個聲色的隻有宮音。五音不協調就不會感動人,用聲音散布醜惡有害的內容,就一定聽起來不順耳。即使有高雅的行為和美好的名聲,也不可能與別人像比目魚和比翼鳥那樣親密無間,和諧共處。這都是因為聲氣不相同,音調不和諧的緣故。
所謂“解仇鬥郤”,是說要主動解決矛盾,所謂“鬥郤”就是使兩者相鬥。兩者既然鬥起來,就必然有一勝一負。勝利的一方會誇耀戰功,炫耀自己氣勢;敗北的一方,就要衰歎失敗,自卑傷感,覺得丟了麵子,對不起祖宗。所以勝利的一方會誇耀自己的戰功和氣勢,隻要能前進就決不後退;弱的一方也會弄清楚自己為什麼失敗,不忘戰爭創傷,努力使自己強大,加強力量,為此而拚命。哪怕沒有多少可乘之機,隻要敵方防禦不夠強大,就可以威脅它,以至吞並它。
所謂“綴去”,就是把自己想挽留的誠意表達出來,讓對方再慎重考慮,不要輕易離去。在與對方接觸時,要稱讚他的品行,鼓勵他的誌氣。希望他可以幹一番事業,如果在外麵做得不順心,還可以回來。這樣說的話,他一定會對你心懷感激。也就是說,參考別人所做過的相似的事情,來驗證自己的話,並表明自己對對方的深厚眷戀,以聯絡這位離去者的感情。
所謂“卻語”,就是偵察對手的弱點。因為對手的話說多了,就必然會有缺漏的地方,這時候就可以抓住對手的某些失實的言辭,並把與它事實相符的證據找出來驗證。用對手最忌諱的問題去動搖他,讓他產生一種恐懼感。然後用爭取和安撫的手段來安撫他恐慌的心。最後就可以把話收回來,為他保密,讓他離開。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弱點顯示給見聞廣博的人。
所謂“攝心”,就是說遇到智略謀劃手段特別好的人,就要為他們大力擴大宣傳;這樣又可以從多方麵來證實他們的技術,使他感到受寵若驚。那麼這個人的心就會被我們所籠絡。這樣能讓他的智慧為更多的民眾所效力,利用他掌握的經驗來治理混亂局麵,使老百姓也能心悅誠服地歸順我們。但一旦遇到沉湎酒色的人,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用音樂來打動他們,用酒色會影響壽命的道理來提醒他們,使他們萌生生命會日益縮短的憂患意識,再用那些他們所不曾見過的美好景象來刺激他們,使他們看到人生的道路是豐富多彩的,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的。
所謂“守義”,是說要遵守人的義理,就是要探尋人們內心的想法,以求得判斷與事實相符合。如果能探到真心,就可以掌握人的真實想法。就可以從外到內來控製他們的內心。事情之間總是有聯係的,都是會由一定原因而引起,並且按一定的邏輯發展的。小人會采用旁門左道,導致敗家亡國。不是聖人和智者,就不會用義理來治理國家,更不用說用道德來保衛國家了。聖人之所以珍視“道”的微妙,就是因為道可以使一個國家或一個人轉危為安,更可以救亡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