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成功學家陳安之先生說:“成功最重要的秘訣,就是要用已經證明有效的方法。你必須向成功者學習,做成功者所做的事,了解成功者的思維模式,加以運用到自己身上,然後再以自己的風格,創造出一套自己的成功哲學和理論。”
有一個日本人想了解美國競爭對手的情況,他隻身來到美國,並觀察這個企業的情況。一天,美國公司的總經理乘車外出,在門口把日本人的腿撞斷了。總經理非常內疚,想用錢做補償。日本人說,他沒有工作,希望能在公司裏做事,總經理答應了。於是這個日本人進入了競爭對手的公司,並學到了他想要的東西。一年後,日本人突然消失,這項頂尖的技術就出現在了日本。
安東尼按照協議幫美國陸軍進行射擊訓練。於是,他找來了兩名神射手,並找出它們在心理及生理上的異人之處,建立了正確的射擊要領。隨後他對新招進來的射擊手進行了課程訓練。課後測試顯示,所有人都及格而被列為最優等級的人竟是以往平均人數的三倍。
安東尼說:“就我看來,模仿是通往卓越的捷徑,也就是說如果我看見每個人做出我心羨的成績,那麼隻要我願意付出時間和努力也就可以做出同樣的結果出來。如果你想成功,你隻要能找出一種方式模仿那一些成功者,便能如願。”
然而,模仿並不是盲目進行的,應是朝著既定目標進行的創造性模仿。如果隻是一味地模仿而不知加入自己的思想和創意,隻能是重複別人的步伐,走不出一條自己的路。就像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說的:“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在最初階段我們都要經過一個模仿過程,向前人學習優秀之處,吸取了他人的精髓,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創造過程。個性是區別於大眾的。正因為個性的差異,才構成人生萬象的異彩紛呈,才談得上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相互吸引、心心相印,才能領悟到成功的真諦。
要想創新,必須走出自己的路來。老跟在別人屁股後邊學,充其量隻會落下“模仿者”之名。其實,創新都是有個性的,沒有個性的創新幾乎是沒有的。創新之初模仿成功者的模式是可以的,但不能一味模仿而不求突破。模仿是手段,創造才是根本。因此,要根據自己的個性,設計一條成功的路線和方法,這才是高人。
資源整合法——資源有限,創新無限
資源常會出現匱乏,而創意總會無窮。工作中難免遇到資源不足的窘境,這時,就需要我們開啟智慧,將有限的資源進行創造性地整合,最終完美地解決問題。
資源整合法指的是將有限的資源進行創造性地整合,為我所用,最後取得創新成果的方法。
下麵便是一個資源整合的故事:
從前,在美國有個農村裏麵住著個老頭,老頭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和二兒子在城市工作,小兒子和老頭在農村相依為命。
有一天,從城裏來了一個人,找到老頭,對老頭說:“我想把你的小兒子帶到城市去,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