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夥子深知,如果以常規經營方式運作小書店,麵臨如此強勁的對手,到最後隻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隻有采取非常規的營銷手段和經營方式,才能在這個大書店的指縫中找到生存的空間。
起初,小書店以銷售一些雖已過期但可讀性仍較強的期刊為主,每本1~3元的價格吸引了大量路過的讀者。然後,他又引進一些可以折價出售的正版圖書。而且,小夥子在廣告牌上聲明:凡購買正版圖書達一定數量的顧客,可以獲得相應的贈品雜誌。果然,幾招出手,效果立顯。許多讀者爭相走進了這家頗具特色的小書店。小夥子和他的店員們以熱情、靈活的服務,留住了大批讀者,店中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隨著小書店逐漸擁有了一定的回頭率,小夥子又推出了圖書預訂服務,幫助顧客采購所需的圖書。最後,小書店終以自己獨特的經營理念,共享了新華書店的大批顧客。
當有人問他何以敢在強大的新華書店旁邊開小書店時,他說:“‘狐假虎威’這個成語誰都知道,就是借勢。當時在圖書行業弱小的我,之所以要把店麵與全市著名的新華書店並排擺開,目的就是借勢。”
平庸的員工許是不懂得“善假於物也”的道理;許是羞於借助別人的幫助。但總之,他們習慣單槍匹馬闖江湖。但是,他們忘記了,人不可能樣樣精通。身處現代社會中,如果不懂得借用別人的力量,無疑不是明智之舉。優秀的員工,也許不具備所有資源,但是具備整合這些資源的能力;優秀員工也許不具備多少資源,但他們善於借勢,他們善於借助他人的力量為自己所用,從而達到成功。
作為團隊的一員,隻有把自己完全融入團隊中,借助他人的經驗與智慧,才能發揮個人的全部力量,才能解決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
牛頓說,自己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隻是因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這裏固有牛頓自謙的成分,卻也道出了一種成功的途徑。我們為什麼不向牛頓式的成功者學習,向他人的卓越之處學習,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為自己設置一個更高的目標,在學習中努力去超越呢?
創造性模仿——在對標杆的模仿中變得強大
創新是摒棄一味模仿的,因為一味地模仿中將步人後塵,生搬硬套,而不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變通。創新又是鼓勵創造性模仿的,在對標杆的模仿中,融入自己的創意,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變通,在模仿中變得強大。
創新有多種形式,它不僅僅指開辟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道路,我們也可以嚐試著走一條別人已經走過的舊路。因為走新的路,通常要遇到更多的障礙,要麵對更大的風險。看清楚眼前要走的路,特別是留意別人怎樣走同樣的路,一定有讓你受益的地方,它能讓你避免重複別人已經走過的彎路;另外有一些路,很值得你跟著別人一起走,這會讓你成功的機會更大,就像大雁互相依靠著飛行一樣。也就是說,在某些時候,我們可以模仿別人,以便使自己盡早成功。
當當網上書店就是一個很不錯的範例。
“對亞馬遜的財務報表,我比一些華爾街的分析師們還要熟悉。我會用當當的指標和它一一做對比,最新的結果是,9項指標中我們隻有庫存周轉率不如它。”當當網上書店聯合總裁俞渝毫不諱言對亞馬遜這個世界最大、最知名的網上書店的模仿和學習。她將當當網比作是“學齡前兒童”,而“亞馬遜”已經是進入“青春期”了。她說:“中國古話說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當當不齒於當學生,因為有的學比沒的學要好。”相較之下,當當更在意的是“成功”而不是“複製”。俞渝在實施模仿戰略時的心得,即是“要以開闊的心態和眼界去學習,並且在學習中重新建立適合企業本地化生存的新規則”,“用笨方法,從骨子裏學”這是俞渝認為當當之所以能夠將網上購物這樣的新事物,在中國成功推動的“模仿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