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你的態度還好嗎(1)(2 / 3)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如果錯誤確實不是個人的過失造成的,也不要急於替自己辯解,而應著眼於整個公司的利益,等事情得到妥善的處理後,事情的真相自然會浮出水麵。如果確實被誤會了,上司也自然會在事實中看到,還整個自己一個清白。

在工作中如果遇到問題,要敢於勇敢地站出來。當真正開始著手解決眼前的問題時,問題就不會像你想象的那樣棘手。麵對工作、生活中的種種問題,當抱著積極的心態去處理時,這些問題就會在我們的思考麵前低頭。企業裏的每一個人如果都能努力地發現問題,並著力解決它,就會發現企業永遠擁有無窮的活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勇於承擔起自己職責範圍內的責任,積極地尋找並把握謀求公司利益的機會。也隻有這樣,你才能成為老板信得過的人,也才能成為企業最受歡迎的員工。

“怨”:遇到問題習慣去抱怨,而不是想辦法解決

蕭明是一家汽車修理廠的修理工,從進廠的第一天起,他就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什麼“修理這活太髒了,瞧瞧我身上弄的”,什麼“真累呀,我簡直討厭死這份工作了”等。每天,蕭明都是在抱怨和不滿的情緒中度過。他認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隸一樣賣苦力。因此,蕭明每時每刻都窺視著師傅的眼神與行動,稍有空隙,他便偷懶耍滑,應付手中的工作。 轉眼幾年過去了,當時與蕭明一同進廠的3個工友,各自憑著精湛的手藝,或另謀高就,或被公司送進大學進修,獨有蕭明,仍舊在抱怨聲中做著他討厭的修理工。

一個習慣將抱怨掛在嘴邊的人,隻會與成功漸行漸遠,滑向失敗的深淵。抱怨最終的受害者是自己。在現實世界中,有太多人雖然受過很好的教育,並且才華橫溢,但在公司裏卻長期得不到提升,主要是因為他們不願意自我反省,總是懷疑環境,對工作抱怨不休。

工作中時常會有這樣的情況:一項任務交代下來後,如果上司不追問,結果十有八九會不了了之;有些事情,如果上級不跟蹤落實,就很難有令人滿意的反饋;還有的人麵對布置的工作常常隻會睜大眼睛,滿臉狐疑地反問上司:“怎麼布置這樣的工作?我不會做啊!”

抱怨的人很少積極想辦法去解決問題,不認為主動、獨立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責任,卻將訴苦和抱怨視為家常便飯。他們隻知道抱怨,卻不反省自己的工作態度,他們根本不知道被公司重用是建立在認真完成工作的基礎上的。他們整天應付工作,不停地抱怨,結果,他們失去了工作的動力,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當然,他們也不可能在工作中取得斐然的業績。最終,失去了本應屬於自己的升遷和加薪機會。

雖然抱怨會減輕個人心中的不快和不滿,但卻不能使人朝著積極的方麵發展。一個人一旦開始抱怨,自然會分散工作精力,如果陷入抱怨的深淵裏,就會產生一種對抗的心理,故意消極對待工作來宣泄自己的不滿。這樣,能及時完成的工作也尋找借口拖延,能完美解決的問題也留個小尾巴,刁難上司或同事。

抱怨的人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一切都是別人的錯。這樣他就不能及時改進工作方法,甚至固守著自己的那一套不放,工作能力自然得不到提高。

抱怨還是一種極易傳染的毒素。當一個人喋喋不休地抱怨時,就會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一旦出現有同感的話題,就會瓦解別人的控製力,讓別人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抱怨中去。這樣,抱怨就像流行性感冒一樣在公司裏肆虐,正常的工作氛圍就會被攪得烏煙瘴氣,大大影響組織的協調性和凝聚力。

明威非常不滿意自己的工作,經常抱怨不休。一天,他憤憤地對朋友說:“我在公司裏一點也不受重視,工資是最低的,老板還經常責罵我。我決定辭職不幹了!”

朋友笑眯眯地說:“你對公司的貿易情況熟悉嗎?你對報關的手續和技巧完全弄清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