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價一般在每匹400錢到500錢之間,合人民幣600元到750元之間。高於這個價格的僅在《居延漢簡》中有一例,為每匹800錢,合人民幣1200元,料想這也是個特例。
縑的常見價是每匹600錢到700錢之間,合人民幣900元到1050元之間,同理,個別文獻中記載的縑價每匹1400錢也是個案。
素比縑的價格又貴一些,一般情況下,每匹價格在800錢上下,合人民幣1200元。至於練,這種縑絹之中的頂級品,每匹價格則要高達千錢以上。
有文獻記載的最低價格是每匹1200錢,合人民幣1800元,高一些的價格要在每匹1400錢以上,合人民幣2100元。這個價格,在漢代相當於個別高級傭工的單月薪酬,其奢侈由此可見一斑。
2.服裝價格兩漢時期的服裝價格因質材不同而有所差異,有的一件值幾百錢,還有的值幾千錢,當然,也有價格低廉的,如百錢左右的布衣。
衣服的原料用的越好,做工越考究,其價格也就越貴,這點和今天沒有什麼區別。相對於布衣來說,絹帛皮毛之類衣著服飾的價格要高得多。
從用料數量上看,一般一件單袍用布料為兩丈,一套複袍需要布料一匹,這與前文的原料價格相吻合,就不再進行細的討論了。
按每件外衣最低價100錢計算,合人民幣是150元,這應該比今天市麵上的最低價衣服價格略高。而高價的無從估計,因為今天的國際品牌衣服也有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一件的,料想漢代亦然。總的來說,漢代的衣服價格即便比今天略高,也不是高得離譜,高不可及。
漢代牲畜價格
有文獻記載價格的幾種漢代牲畜,為馬、牛、羊、狗。這些牲畜以頭為計算單位。因為同種之間有大小,有優劣,有肥瘦等差異,所以價格也不盡相同。我們依然是秉承著尋找市場一般價格的原則來考證。
這裏要說明的一點是,馬與牛在曆史上的地位不僅僅是牲畜,有的時候還充當著現代的農機和交通工具的角色,所以考慮其價格時,不能單純地以肉用做價格標準。
馬的價格有關漢代馬價的文獻資料很雜,而且說法出入很大。價高的,有上百萬錢,價低的,有低至1000錢的。然而這些價格都不具代表性。其中考證過馬價的既有國內的學者,也有國外的學者,個人認為,最靠譜的價格應該是徐揚傑《漢簡中所見物價考釋》中提出的馬價:一般民用馬,如耕馬、車馬的價格,應該在每匹10000錢上下,合人民幣15000元左右,質量好的可能要稍貴,而質量差的自然也要便宜一些。而軍用馬,也就是戰馬,其單匹價格可能超過100000錢,合成人民幣是超過150000元的。
牛的價格有關牛價的曆史文獻資料不比馬的少些許,說法的出入也同樣不小。這些文獻中,同樣是徐揚傑的說法更可靠,在漢代,牛的常規市場價格應該浮動於1800錢到4800錢之間,合人民幣2700元到7200元之間。
羊的價格羊價的曆史文獻要比馬、牛少很多,但是同樣有說法上的出入。多方考證的結論是,每隻900錢為成年羊的合理市場價格,也就是合人民幣1350元。
狗的價格從文獻上看,漢代狗的價格要低於羊,這裏通常指肉用狗。也就是說,肉用狗在體形大致與羊相等的情況下,價格要比羊低。但玩賞犬和狩獵犬的價格則不然,有些甚至高得離譜。比如在《西京雜記》曾記載這樣一筆:楊百年有猛犬,名青“馬交”,買之百金。
這裏的百金雖然是虛指,並非實際價格就是1000000錢,但也足以判斷這狗的身價不菲。不過這應該屬於特例了,同樣不具備代表性。總的來說,由於馬有著交通工具的特殊屬性,所以與今天對比時,不能僅以牲畜用馬做參照係,應該綜合的去考慮。至於價高價低,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而牛價,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考慮,都比今天要低得多。因為如今隨便一頭肉用牛的成牛價格都要萬元以上。羊的價格則與今天相仿。至於狗價,僅從玩賞犬角度來說,其價格的瘋狂程度未必有今天更甚。近幾年狗市上惡炒的藏獒,有人開出過4000萬元人民幣的天價。當然,這是個噱頭,根本不可能有成交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