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3 / 3)

6.思想深化的目的

管理思想應重視民族化,即本土化,才能適應企業自身特色,才能促進發展。國學優秀文化應繼承,亦可輸出,是謂東風西漸;西方優秀文化可以進來,是謂西風東漸。在東漸和西漸過程中,相互學習,具有現實意義。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但有地域、民族之區分。民族的形成受到其曆史淵源與地理環境的影響。管理滲透在民族文化中,民族文化中有管理內容。管理的本質是社會與企業之間關係的協調,社會是由不同民族組成,因此,管理思想具有民族性本土化。

20世紀初期,很多國家企業界推行美國泰勒科學管理思想,進行時間研究、動作效仿,用它來醫治管理百病。可是,盡管它有存在價值,推行後,仍有不少地方,尤其在提高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方麵產生不少問題。於是美國的梅奧等人提出了管理的人際關係學說,試圖從人文角度去改造管理工作。但是,管理的民族性問題仍沒有解決,人是社會的人,民族的人,因此,管理有個民族性問題。管理無法有統一的模式,各國、各民族需自己尋找管理模式。我們要從古代文化和西方文化中提取有價值的文化走自己的管理道路。麵對現代企業管理,為了適應全球化的挑戰,必須變革。從心理學來分析,適應性與變革關係。企業管理思想隨著時代的前進、社會變化,應不斷變革,在人們到達忍耐限度之前,需要調整員工信念和心態,讓他們適應變革環境,同時也在調整過程中尋找有效的方法。變革帶給員工威脅和不安,適應就是讓員工直麵威脅,推動員工積極適應環境,開發新的角色關係,找到有創造力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戰勝挑戰,壓力自然往下降低。學習重新開始,從而企業“要員工做”到“員工要做”的思想升華。這種思想深化的適應性。

首先,思想上高度認同的企業所要達到的境界:一是做市場,靠科學方法和藝術製造一時的市場效應;二是做產品,從產品開發入手去適應,引導市場;三是做品牌,讓品牌涵蓋下的所有產品都戴上耀人的光環;四是最高境界,做企業。讓企業棋局裏的每一個棋子不僅能單獨發揮作用,還能相互配合,以高妙的棋術占領市場。

其次是品味文化、洞察心態,精神文化層:包括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哲學、企業理念、企業道德等。製度文化層:企業的各種規章製度以及這些規章製度所遵循的理念,包括人力資源理念、營銷理念、生產理念等。物質文化層:包括廠容廠貌、企業標誌、文化傳播網絡等。企業員工要具有四種正確的心態:第一要有做企業主人;第二要有對事業的熱忱;第三要有對待事情的意願和決心;第四要有自我負責的精神。

最後是做一個學習型的管理者,在農業社會,體力是本錢;在工業社會,動力是金錢;但在現代信息社會裏,卻是知識,知識勝過財富。現代企業家應當善於用整體的眼光、全局的眼光、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去觀察和分析、處理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各種重大問題,比如市場前景的預測,經營決策,技術開發和改造,人事組織的改善與調整,規模的演進,財務的控製與協調,規劃與計劃的製定和修正,生產經營中重大事物的處理。其實都是指兩個方麵的要求:一是時間坐標要求,二是空間坐標的要求。個人和企業要朝氣蓬勃地發展,就必須要變,必須做出決定,該拋棄的東西,即使舍不得也要忍痛割愛。隻有衝破舊的外殼,才能開創新的價值,才能有光輝的未來。“創造性的破壞”是通往繁榮未來的必由之路。

7.思想深化的終極

由於社會的分工和傳統思想的統一,從人的思想追求的目標方向看,其深化目的是達到真、善、美的最大化。這些類型受環境要素影響,如物質條件、企業背景、傳統文化觀念等。它們對人的思想產生很大作用,為了描述環境、背景的關係,可以將其想象為一個空間,這個空間稱為環境空間,用一個笛卡兒坐標係0XYZ來表示,作為其他要素的參考係。用定量表達這些問題的類型、解答目標、層次和視角關係,可建立這些關係的空間模型,用X軸代表審美方向,Y軸代表求善方向,Z軸代表確真方向。123是半徑R的部分球麵,表示思想問題的一個層麵;問題的一個視角截剖平麵TS;求真方向問題的截剖平麵TC;這三個表麵的交點就是要解決的問題的思想深化目標點M。

上述理性分析說明了思想深化是人們追求真善美社會道德問題的科學要求,探索自然真理,追求客觀知識(真),致力於發現並表述自然界的規律(美),造福於人類,服務於社會(善)。進一步反映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和西方思想文化兼收並蓄,融合於現代企業管理之中,與時俱進是思想深化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