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悄悄地打量著殿內的擺設,高閣、矮櫃、書案、花幾、方櫈、香爐等均為紫檀鑲金絲楠木雕花製成,說不盡的考究奢華。
正值這時,一個小太監跑進來報:“八阿哥來給惠妃娘娘請安”。話音剛落,一個月白色的身影已經恭敬地跪在了殿內,“兒臣給母妃娘娘請安,恭祝額娘玉體康健、福壽綿長。”惠妃微笑著道:“快起來吧,難為你一片孝心,下個月就大婚了,這段日子也別再每天都來請安了”。“額娘要保重身體,兒臣謹遵額娘教誨便是了”,他起身抬頭,一張俊朗清逸的臉輕輕微笑著。
淚珠滴落心海微興波瀾點點,時間忘記了流逝,空間忘記了移轉。我靜靜地站在原地,深深地凝視著他,用盡前生今世所有的氣力,看他的長身而立,看他的溫潤儒雅,看他的月白長袍,看他的碧綠玉佩,看他的劍眉、他的星眸、他挺直的鼻梁、他輕揚的嘴角、他幹淨的臉頰……是他,是那個謙謙的八爺。
我終於尋到他了,像是迷路了百年的孩子忽然看到了回家的路標,又像是流浪了太久的人終於見到了思念中的愛人,這個人和這樣的場景,冥冥之中已經注定,在前塵往事中我選擇不去忘記,就是為了今生相遇時再看到那曾經的微笑!
門外,明媚的陽光投下宮牆、桂樹、窗欞的影子,淡淡的,柔柔的,在他的身後,仿佛也是穿越了亙古的時空追隨他而來的。
“禩兒,這是納蘭家的清秋。清秋,還不快給八阿哥請安!”惠妃的聲音傳進了我的耳朵。
回過神來,我微笑,福身,“納蘭清秋見過八阿哥”。
胤禩的眼中有一瞬間的驚詫。直到那時,我才發現大殿上下已然鴉雀無聲。
“報……,娘娘,八阿哥和清秋小姐的壽禮已在殿外等候。”小太監及時的一聲通報打破了沉默的尷尬。
“快傳”,惠妃柔聲道。
兩個年紀稍長的太監一前一後分別端著碩大的托盤進入殿內。眾人皆是一驚。
原來胤禩的壽禮竟也是一棵吉祥壽桃樹,隻不過,那樹係各色上等佳玉製成,墨玉為枝幹,紅玉、黃玉為蟠桃,青玉、碧玉為桃葉,華美尊貴,真乃巧奪天工的傳世之物。
兩棵規格相似的壽桃樹並排擺在案幾上,一棵稀世罕有,一棵新穎獨特,聯袂發揮出巨大的感官震懾力,引得眾人麵麵相覷紛紛熱議連連讚歎。
忽聞一中年男子朗聲笑道:“美哉,妙哉也!”眾人均驚恐萬分,慌忙跪在地上。我也跟著低頭跪了下去,心中明白一定是康熙駕到了。
隻聽惠妃微笑道:“皇上吉祥!剛才臣妾隻顧著欣賞桃樹,不知聖駕已到,未曾遠迎,還請皇上恕罪。”“還請皇阿瑪/皇上恕罪。”其他人齊聲道。
康熙笑道:“都平身吧!今日是惠妃的生辰,大家都不必太過拘束。”
眾人謝恩、起身。
我也跟著起來,抬頭暗睹聖顏。
隻見康熙身穿明黃龍袍,腳登明黃朝靴,中等身高,略顯清瘦,然神采奕奕,精明銳利,自是威嚴無比。在他身後,有一青年英姿傲立,大約是大阿哥吧。
“惠妃,這兩棵壽桃樹有何典故啊?”康熙笑著問道。
“回皇上,這右邊的是八阿哥送來的,左邊的是納蘭家的清秋送來的。這兩個孩子真是想到一塊兒去了。”惠妃答道。
康熙看著兩棵壽桃樹沉吟片刻,悠悠道:“真是心有靈犀啊”!而後,他緩緩道:“納蘭家的清秋,可是容若的女兒?”
惠妃看向我,道:“正是他的小女兒。”我趕緊低下頭去。
再過了一會兒,康熙喃喃說道:“清秋……今年該有15了吧!抬起頭來,讓朕看看你。”
當我覺察到幾束異樣的目光時,康熙哈哈笑道:“逝者如斯啊,想不到容若的小女兒竟也這麼大了。”
眾人陪笑。康熙又問我壽桃樹的由來,我便將想法和做法一一敘述一番。康熙讚許,轉而看向胤禩,問道:“胤禩,你怎麼也想起送壽桃樹呢?”
胤禩坦言道:“回皇阿瑪,承蒙母妃娘娘多年的養育之恩,兒臣卻一直無以為報,如今,兒臣大婚在即,以後住在宮外不便隨時承歡母妃娘娘膝下,正值母妃娘娘壽辰,兒臣鬥膽遍尋京城之珍奇壽桃樹獻給母妃娘娘,聊以表示兒臣對母妃娘娘的敬愛之心,兒臣恭祝皇阿瑪和母妃娘娘吉祥如意、萬壽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