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些老謀深算的賭徒經常詐騙無經驗賭客的錢,他們通常先用小金額下注,然後觀察莊家的眼睛。如果他們的寶壓中了,莊家的瞳孔就會驟然擴大,接著他們就加大注碼,大筆贏錢。可憐很多人輸了錢卻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隻能怨老天不長眼。
眼睛顯示大腦的真實活動
故事的真實性我們姑且不去考證,這個故事說明人的情緒發生變化時,麵部表情也許能夠通過意誌力的手段來控製,從而做到喜怒不形於色,說話的時候,就算是言不由衷,也可以說得坦然逼真,可是唯有眼睛很難說謊,因為通常眼睛顯示的是大腦的真實活動。
孟子在《離婁章句上》中有一段對觀察人眼睛的精彩評述,他認為觀察一個人,沒有比觀察其眼睛來得更好、更直接的了,因為眼睛不會掩飾人內心的醜惡。一個人內心正直,眼睛就會清澈明亮;內心不正直,眼睛看上去就有些昏暗不明。聽一個人說話,同時看著他的眼睛,這個人內心的好壞又怎麼能夠隱藏呢?
眼睛是人內心活動的一麵鏡子,它會毫不掩飾地將你的秘密暴露出來。
眼睛出賣了他
英國偵探小說家阿加莎筆下的大偵探波羅曾經遇到過一個棘手的案子。
一次,他去一個著名的海島度假,並在那裏遇上了一樁離奇的命案。一位獨自來到海島旅行的美麗女子被人發現死在了孤島的海灘上。由於這名女子是剛剛去世的珠寶大王的遺孀,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她是被謀財害命的。
這片群島雖然是旅遊勝地,但是因為消費很高,而且恰逢淡季,所以遊人並不多。每個人都害怕成為被懷疑的對象,拚命想把自己撇幹淨,都說之前並不認識這位女子,隻是到了這裏才有了交往,當然也僅限於打招呼而已。
波羅沒有輕易下論斷,兩天之內,他除了到處走、到處看之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和這裏的人們交談。談話的內容也很隨意,天南海北,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兩天之後,他居然在十多名來自不同國家、從事不同職業的遊客當中揪出了真凶。這個真凶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因為他是這些遊客中唯一沒有和被害女子說過任何一句話的亨利先生,而且他是和太太來度蜜月的。
在整個海島上,亨利幾乎要被標榜為完美丈夫了,他對新婚妻子體貼入微,恨不得告訴全世界人他的眼裏隻有自己嬌小美麗的妻子。
波羅是怎麼發現這個人的真麵目的呢?出於職業習慣,不管走到哪裏,波羅都會留心觀察周圍的一切。在那位女子還沒有被殺害之前,她每天下午都要到海邊遊泳。波羅發現,每次亨利都會很巧合地出現在海灘上,雖然距離很遠,從不說話,但亨利的眼睛一直注視著女子的方向,他的眼睛裏充盈的不是看到蔚藍大海時的平靜,而是燃燒著一種炙熱的烈焰,仿佛愛恨交織。
起初,波羅隻是感到有些奇怪,因為亨利和女子來自不同的地方,而且根本就不認識。直到女子被殺害後,波羅才又想起了亨利那怪異的眼神。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特別的問題,於是他又花了些時間去和不同的人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