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曼回答說:“哎呀!您提醒了我差不多忘記的事情。這間辦公室是我親自設計的,當初剛建好的時候,我喜歡極了。但是後來一忙,一連幾個星期我都沒有機會仔細欣賞一下這個房間。”
亞當森走到牆邊,用手在木板上一擦,說:“我想這是英國橡木,是不是?意大利的橡木質地不是這樣的。”
“是的,”伊斯曼高興地站起身來說,“那是從英國進口的橡木,是我的一位專門研究室內橡木的朋友專程去英國為我訂的貨。”
伊斯曼心情極好,便帶著亞當森仔細地參觀起辦公室來。
他把辦公室內所有的裝飾一件件向亞當森作介紹,從木質談到比例,又從比例扯到顏色,從手藝談到價格,然後又詳細介紹了他設計的經過。
此時,亞當森微笑著聆聽,饒有興致。他看到伊斯曼談興正濃,便好奇地詢問起他的經曆。伊斯曼便向他講述了自己苦難的青少年時代的生活,母子倆如何在貧困中掙紮,自己發明柯達相機的經過,以及自己打算為社會所作的巨額捐贈……
亞當森由衷地讚揚他的功德心。
本來秘書警告過亞當森,談話不要超過5分鍾。結果,亞當森和伊斯曼談了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一直談到中午。
最後伊斯曼對亞當森說:“上次我在日本買了幾張椅子,放在我家的走廊裏,由於日曬,都脫了漆。昨天我上街買了油漆,打算自己把它們重新漆好。您有興趣看看我的油漆表演嗎?好了,到我家裏和我一起吃午飯,再看看我的手藝。”
午飯以後,伊斯曼便開始動手,把椅子一一漆好,並深感自豪。直到亞當森告別的時候,兩人都未談及生意。
最後,亞當森不但得到了大批的訂單,而且和伊斯曼結下了終身的友誼。
為什麼伊斯曼把這筆大生意給了亞當森,而沒給別人?這與亞當森的口才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他一進辦公室就談生意,十有八九要被趕出來。亞當森成功的訣竅,就在於他了解談判對象。他從伊斯曼的辦公室入手,巧妙地讚揚了伊斯曼的成就,談得更多的是伊斯曼的得意之事。這樣,就使伊斯曼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最後把他視為知己,這筆生意當然非亞當森莫屬了。
無論是與朋友還是顧客交談,都可以多談談對方關心和得意的事,這樣很容易贏得對方的好感和認同。
丁海剛調到省委辦公室那段日子,在部門裏連一個朋友都找不到,但他找不到原因。原來,他在官場上步步高升、正是春風得意之時,對自己的機遇和才能都感到非常的滿意,幾乎每天都使勁兒地向同事誇耀自己的工作能力,誇耀自己在來省委辦公室求人辦事的人麵前的威風。然而,同事聽了後不但沒有分享他的“得意”,反而越來越疏遠他了。
幸好,當了多年領導的老父親給他指出了問題的症結所在,從此以後,他極少在同事朋友麵前誇耀自己。相反,他在老父親的指點下,願意主動去聽同事和朋友談談他們的“得意”事。久而久之,他的同事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每個人都非常重視自己,都喜歡談論自己,都希望別人重視自己,關心自己。如果你讓誰談出了自己的得意事,或由你去說出了誰的得意事,那個人肯定會對你大有好感,必定會成為你的好朋友。
4. 毋對自己太吝嗇 別忘隨時鼓鼓掌
人生本來就需要得到鼓勵和讚揚,許多人做出了成績,往往期待著別人來讚許。光靠別人的讚許還是不夠的,何況別人的讚許會受到各種外在條件的製約,難以符合你的實際情況或滿足你真正的期盼。你如果要克服自卑感,增強自己的自信心,那麼就要記得隨時給自己一點兒掌聲,為自己喝彩。
有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自己年幼的兒子在門口練習走路,當扶著媽媽的手時,小孩便大膽地往前邁步,可當媽媽把手拿開時,他便站在那兒不敢往前邁步。孩子的媽媽沒有去扶他,而是蹲在前麵不遠處不斷地說表揚的話:“寶寶真厲害,寶寶一定能走過來……”孩子聽懂了媽媽的話,在媽媽的鼓勵下向前邁出了小腿,晃悠悠地走了幾步,然後一下子撲到母親懷裏。
“寶寶真棒。”年輕的母親又不住地讚美著自己的兒子。孩子“咯咯”地在母親的懷裏笑著。
年輕媽媽的幾句讚美的話,竟能鼓起那麼小的孩子的勇氣,有了媽媽的稱讚與鼓勵,小孩將走得越來越遠,大人又何嚐不是,又何嚐不需要讚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