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事情時,我們會立刻聚在一起的,比方上星期我兒子肚子痛,我急忙起來打電話給友人江醫生,他馬上駕汽車從70公裏外的地方趕到,初步診斷,認定我兒子患了盲腸炎,就用他的車子送孩子進醫院做了手術……”
有事之時找朋友,人皆有之;無事之時找朋友,你可曾有過?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當你遇到困難,你認為某人可以幫你解決,你本想馬上找他,但後來想一想,過去有許多時候本來應該去看他的,結果都沒有去,現在有求於人就去找他,會不會太唐突了?會不會因為太唐突而遭到他的拒絕?
在這種情形之下,你不免有些後悔“閑時不燒香”了。
法國有一本名叫《小政治家必備》的書。書中教導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人,最起碼要搜集20個將來最有可能做總理的人的資料,並把它背得爛熟,然後有規律地、按時去拜訪這些人,和他們保持較好的關係,這樣,當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個當起總理,自然就容易記起你來,大有可能請你擔任一個部長的職位了。
這種手法看起來不大高明,但是非常合乎現實。一本政治家的回憶錄中提到:一位被委任組閣的人受命伊始,心情很是焦慮。因為一個政府的內閣起碼有七八位部長,如何去物色這麼多合適的人選?這的確是一件難事,因為被選的人除了有適當的才能、經驗之外,最要緊的一點,就是“和自己有些交情”。
和別人有交情才容易得人賞識,不然的話,任你有登天本事,別人也不知道。
(2)友情投資宜走長線。
友誼之花,須經年累月培養;做人做事,不可急功近利。
善於放長線、釣大魚的人,看到大魚上鉤之後,總是不急著收線揚竿,把魚甩到岸上。因為這樣做,到頭來不僅可能抓不到魚,還可能把釣竿折斷。他會按捺住心頭的喜悅,不慌不忙地收幾下線,慢慢把魚拉近岸邊;一旦大魚掙紮,便又放鬆釣線,讓魚遊躥幾下,再慢慢收釣。如此一收一弛,待大魚精疲力竭,無力掙紮,才將它拉近岸邊,用提網兜拽上岸。
求人也是一樣,如果逼得太緊,別人反而會一口回絕你的請求。隻有耐心等待,才會有成功的喜訊來臨。
某中小企業的董事長長期承包那些大電器公司的工程,對這些公司的重要人物常施以小恩小惠。這位董事長的交際方式與一般企業家的交際方式的不同之處是:不僅奉承公司要人,就連年輕的職員也殷勤款待。
誰都知道,這位董事長並非無的放矢。事前,他總是想方設法將電器公司中各員工的學曆、人際關係、工作能力和業績,做一次全麵的調查和了解。認為某個人大有可為,以後會成為該公司的要員時,不管他有多年輕,都盡心款待。這位董事長這樣做的目的是為日後獲得更多的利益做準備。
這位董事長明白,10個欠他人情債的人當中,有9個會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益。他現在做的“虧本”生意,日後會利滾利地收回。
所以,當自己所看中的某位年輕職員晉升為科長時,他會立即跑去慶祝,贈送禮物,同時還邀請他到高級餐館用餐。年輕的科長很少去這類場所,因此對他的這種盛情款待自然倍加感動。心想:我從前從未給過這位董事長任何好處,並且現在也沒有掌握重大交易決策權,這位董事長真是位大好人!無形之中,這位年輕科長自然地產生了感恩圖報的意識。
正在受寵若驚之際,這個董事長卻說:“我們企業公司能有今日,完全是靠貴公司的抬舉,因此,我向你這位優秀的職員表示謝意,也是應該的。”這樣說的用意,是不想讓這位職員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這樣,當有朝一日這些職員晉升至處長、經理等要職時,還會記著這位董事長的恩惠。因此在生意競爭十分激烈的時期,許多承包商倒閉的倒閉,破產的破產,而這位董事長的公司卻仍舊生意興隆,其原因就是他平常在關係上的投資多。
總觀這位董事長的“放長線”手腕,確有他“老薑”的“辣味”。這也揭示求人交友要有長遠眼光,盡量少做“臨時抱佛腳”的買賣,而要注意有目標地長期感情投資。同時,放長線釣大魚,必須慧眼識英雄,才不至於將心血枉費在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庸才身上。
(3)拜冷廟,燒冷灶,交落難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