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敢於突破“經驗”,成功的希望更大(2 / 2)

後來有一年,甘蔗的收成不好,蔗糖也就相應的供應緊張,不久之後他便沒貨可賣。而此時,蔗糖的價格也迅速漲高。正當他慨歎沒有貨源時,他妻子告訴了他這件事,並說已經收集了大約四十幾袋的蔗糖原料,於是他大大的收入了一筆。

這件事迅速傳遍了當地。

一家報亭的老板娘也對此進行效仿,她每次趁丈夫不在時便將當日的報刊雜誌收藏一些。一年之後,她得意地將此事告訴了丈夫。聽後,丈夫氣憤地說:“這些過期的書報,現在誰還要啊?”

這個事例就告訴我們,別人的經驗也許非常好,但是並不一定就適合直接拿來用,而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獨立思考。然後再作決定,千萬不能盲從。

世界萬物,任何事情,都會有利的一麵也會有弊的一麵。因為世間的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重性,所以經驗也需要我們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

經驗性的思維有時就像一塊蒙眼的青紗,它會緊緊地束縛人的創新能力,在不知不覺中把人的思維固化在一個很小的範圍之內,不再去探求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長此以往,不但不利於人的成長與進步,更有可能造成誤判誤解,那麼產生失敗的結果也就理所當然了。有一次,一家鞋業製造公司派甲、乙兩個業務員去開拓市場。甲、乙兩人都滿懷信心,希望能夠開創一個良好的市場局麵。

一天,他們來到了南太平洋的一個島國,這是一個很少與外界接觸的地方,而且他們驚奇地發現,在這個島國裏竟然沒有一個人穿鞋——從國王到貧民、從村姑到貴婦,竟然無人穿鞋子。

甲業務員看後說:“上帝啊,這裏竟然沒有一個人穿鞋子,他們根本沒有穿鞋子的習慣,我們還如何把鞋子推銷給他們呢?這裏根本就沒有市場,我們明天就回去吧!”

然而,乙業務員看後卻不這麼認為,他說:“太好了!這裏的人都不穿鞋,這是一個多麼大的市場啊!我不但不會回去,還要把家搬來,在這裏長期住下去!”

於是,甲離開了,而乙則留了下來。

一年之後,島國上的居民都穿上了鞋子……

事實上,在很多時候,新情形就在你的麵前,隻不過不能隻依靠經驗,一味地憑著經驗做事,盲目囿於以往的經驗,讓自己鼠目寸光,看不到成功的曙光。

習慣,是以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從事相同的事情,不斷重複、不斷思考養成的。習慣一旦養成之後,它就會像模塊固化在人的思維當中,很難打破了。所以,人應該養成善於突破經驗的習慣。

當這種習慣成為了你思維的一部分,以後遇到困境與難題時便會自然而然的引用這種思維方式,從而化解難題。否則,隻囿於經驗而無法自拔,那我們也必然會被經驗纏得死死的,失敗也就成了必然。

遇到問題,先把經驗放一邊,多問幾個為什麼,多一些思量。隻有打破經驗,方法才會更加合理、才會更實用,人生才會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