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1 / 1)

習慣微不足道,但習慣對我們的影響卻極為深刻,做事拖拖拉拉、自私自利、愛抱怨挑剔、喜歡撒謊、愛慕虛榮、愛出風頭、過分依賴;做事衝動、自製力差、沉迷網絡、挑嘴偏食、頑皮好動;做事半途而廢、自卑自閉、缺乏耐性、怕生膽怯、喜歡破壞、愛講講話、懶惰、心浮氣躁、隨意浪費、嫉妒、亂發脾氣、缺乏主見、獨立生活能力差、隨意插嘴……這些習慣看似平常、卻能影響我們的一生。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誤導,“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才是真理。

人生中最大的敵人是誰?或許有很多種答案,有的人說是競爭對手,有的人說是自然條件,有的人說是金錢……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

在我國,自古就有一句名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於是,人們也便有了一種習慣,認為:“不成功都是上天不給機會,環境沒製造良好的條件。”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在很多情況下,對許多人來講,謀事在人,成事也在於人。

一個人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並不是要靠老天,而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自己。一個人的幸福隻有靠自己來創造,人生的道路怎樣走也隻有自己來決定,自己把握。雖然,外部環境、天時地理,會對自己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最根本的、最關鍵的還是“成事在人”,而不是“成事在天”。

著名作家二月河隻有高中學曆,但他不因為自己是一名高中生而自悲,而是堅持刻苦學習和寫作,筆耕不輟,大器晚成,終以寫作成“皇帝係列”小說而一舉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大作家,令人仰慕。

青島港的起吊裝卸工許振超,論文憑,他僅是個中學生;但論業績、論人品、論貢獻卻是很多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所不及的,他幹出了世界一流的工作業績,受到了黨和國家的表彰,成為了新時期當代工人的楷模。

其實,命運就在自己的手中。那些自持“成事在天”的人,之所以做不成大事,或做成了一件事就歸結於“天”的人,一是反映了他們唯心主義的世界觀;二是說明他們不實事求是;三是他們為了找個為自己沒幹成事或幹不成事的推卸理由。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有的人愛宣傳這種“成事在天”的思想,因為這種思想容易誤導人,使人悲觀,影響人們積極做事、正確幹事的思想情緒。

生活中,有不計其數的人過著平凡的生活,甚至從未體驗過成功,最關鍵的是缺乏對人生目標的堅持。

你應該知道,每個成功的過程中都有很多不如意,你隻有一個個地戰勝它們,才能夠達成自己的心願。如果你輕易在困難麵前認輸、退卻,那你就什麼事也做不成了,你的潛力也會受到限製,所以要不斷地努力,憑毅力與韌性去追求所期望的目標,戰勝這種中途放棄的不良習慣,無論如何也不要在中途放棄希望。

王文京是一個從一介窮書生發展到擁有高達數十億元財富的商界精英,他一手締造的用友軟件也牢牢占據著中國財務軟件的領導地位。當他談及自己的創業經曆時,王文京用最簡單的語言概述他的精華:“一生隻做一件事。專注,堅持。”

王文京說,經營一個企業和做很多事一樣,就是要把最基本的東西做好。那些最基本的東西看起來很簡單,每個人都懂,但恰恰很多人沒有把最基本、最簡單的東西做好。產品要做好,服務要做好,要善待員工……這些全是常識,是基礎性的東西,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重要的不是現在的起點高還是低,現在的規模大還是小,重要的是要去做。哪個企業都是從小發展起來的,認準方向、把握機會、堅持下去,一定會有大發展。”

有一些人,當他們經過多次努力去行動、去嚐試,可還是沒有達到他們理想中的狀態,於是他們就放棄了,又回到以前的那種狀態,而采取一種“認命”的態度,這是最可悲的。不管做什麼事,不僅需要深思熟慮後的果敢決定,更需要有一種為實現自己的決定而作出無悔的、不懈努力的精神,沒有這種精神,我們又如何能成就大事?

一位哲人說,人這輩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很了不得。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風順的,經曆了百折不回的人,才會成功。很多人都說自己為了成功,付出了許多努力,嚐試了很多次,可就是不見成效。但他們所說的很多次,隻不過是三次或五次,因為不見成效,結果就放棄了再嚐試的念頭。

你是否是一個有雄心壯誌的人?你是否想做一個“了不起”的人?那你就應該用一輩子堅持把一件事做好。用一輩子做好一件事,這就是極富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