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這一年多了,咱們家的銀行賬上現在有多少錢?”
李逸帆看到已經把該說的都說的差不多了,於是就又問了一嘴,這幾年家裏的生意一直都有盈利,不過因為家族產業一直在擴張的緣故,所以基本樹賺多少花多少的局麵,當時李逸帆也並沒怎麼在意。
可是今年的情況就是大不同了,尤其是姐夫經手的曙光建築公司,這家公司可是給家裏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從去年底開始,曙光建築參與建設的諸多項目就已經完活了,其中以濱海廣場為最,這個近兩年來濱海市最大的市政工程,一經完工就立刻成了整個濱海市乃至是全省都最為耀眼的政績項目。
而且這樣一個號稱亞洲第一大的濱海廣場,對於濱海市這樣一座以旅遊為主導的城市來說,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耀眼的光環。
圍繞著這個廣場項目,楊叔叔這幾年就做了無數文章,比如今年開始舉辦的濱城啤酒文化節,還有在明年要召開的第一屆濱海服裝節等等文化項目,更是給濱城的旅遊項目帶來了更多的活力。
當然這些都是濱海廣場給這座城市帶來的好處,對於李家人來說,比這些更實際的是,光是這麼一個項目,就給李家帶來了三個多億的收入。
而且還是刨除了各種費用之外的純收入,這樣的收益率可是絕對夠驚人的,要知道整個濱海廣場的建設工作,說實話都是非常的簡單。
說白了就是簡單的劈山,填海,平整土地而已,而李家在這份工程中,倒是靠著關係拿下了不少項目,而這些項目,其實比起蓋大樓來說,要簡單的多。
一個濱海廣場的項目,就給家裏帶來了三個多億的收入,然後就是曙光建設接到的其他一些工程項目。
要知道打造濱海廣場,可不光就是開山填海,建廣場那麼簡單,圍繞著這個項目,還有一係列的房地產開發項目。
比如安娜姑姑她們背後的財團,在濱海廣場的後麵興建的十幾座寫字樓,還有市政府在濱海廣場附近,修建的濱海市展覽館,以及博物館,等等市政工程項目。
還有一些其他的房地產開發商,在濱海廣場的西側聯手拿下了一片土地,在那邊打算打造幾個濱海的小區景觀房項目等等。
這些項目,幾乎曙光建築都有參與其中,有的是全資自己在運作,有的是承包了部分的工程,而這些項目,每一個都是不得了,價值上億的項目。
而這裏麵尤其是以市政工程的一些項目,還有安娜姑姑所投資的一些項目的資金回籠速度最快。
因為有著楊叔叔還有安娜姑姑的這層關係,這些項目對於李家來說,簡直就是白送錢的項目,別的建築公司如果承建了這樣的項目,難免會與業主在資金上多多少少的有扯皮的事情。
尤其是那些市政工程,工程款壓你個三年五年都是小事情,可是畢竟這曙光建築公司的老板背景不一般,和楊書記那可是以子侄相稱呼的,這樣一來主管部門可不敢馬虎,付款的時候絕對不敢拖拉。
至於安娜姑姑他們投資的那些寫字樓項目那就更不用說了,這點小錢人家還沒看在眼裏,更何況曙光建築的老板,還是安娜老板的侄子?所以他們付賬的時候可是格外的痛快,甚至有時候連材料費,都會率先打到曙光的賬上。
有了這麼充裕的現金作為支撐,現在這曙光建築發展的可是非常的痛快。
還有另外一個項目,就是和沙區區政府以及濱城商業集團一起搞的希望廣場那個項目,現在也已經上馬了,因為三家合作,所以項目進展的也很順利,而且因為地段優越,哪裏的房子是肯定不愁賣的,現在隻不過才一開始宣布掛牌賣號,就已經被有心人給搶購一空了。
所以諸多的項目加到一起,李逸帆估計今年開始,光是這個曙光建築,給家裏帶來的現金流,恐怕就不止十個億,原本他並沒把家裏的產業怎麼放在心上。
畢竟和他通過幾次金融炒作所撈來的錢比起來,家裏的這點產業實在是有點太小兒科了,可是最近因為可能要在澳洲收購DSI這個項目上花點錢,所以他這才開始惦記家裏現在到底有多少家底。
李逸帆如果不問還好,這一問對麵的李立強臉上立馬就泛上油光,用紅光隱現來形容絕對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