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奇瑞,比如長城,比如BYD,甚至那些國有的汽車製造企業,一汽,上汽,東南汽車等等可都是他可以麵對的客戶。
而這些汽車製造企業,即便是現在,每年的年常量加到一起也要超過一百萬輛,這樣的格局,可遠遠要比DSI窩在澳大利亞這麼個地方,隻給福特和克萊斯勒,還有雙龍汽車做配套,要大得多。
也同樣要比吉利公司一家,所麵對的市場要大得多得多。
想當年國產車在發展的時候,可一直是在變速器上麵被那些外國公司卡著脖子。
最開始的時候,大家玩的都是低端車,不裝自動變速器,靠著價格便宜,也還能說得過去。
可是隨著後來金融危機到來,那些國外的車企,也開始把低端車市場重視起來,並且把大量先進的技術下放之後,國內自主品牌車企的生意可就差了好多。
如果自己在現在就開始未雨綢繆,一旦拿下了這家公司,然後就在國內開始擴建工廠,另外一方麵就是穩定這家公司的研發團隊的話,那麼未來這家公司絕對會是大有可為的。
而且要注意的,這家公司的自動變速器,可不光是可以匹配在小轎車上麵的,他們的六速自動變速器,可還有著一手能夠承載大扭力的絕活,這樣的自動變速器,也同樣可以使用在大型卡車,貨車的上麵。
這樣一來這家公司,在國內的市場就絕對是大有可為的。
最關鍵的是,如果拿下了這家變速器企業,再把他拿到國內去的話,就可以不光是麵對國內的自主品牌的車企,甚至就是那些合資品牌的車企,說不定也可以同樣麵對。
就比如大眾,國人以為大眾的技術實力是強悍的,確實他們在發動機領域和政策裝配領域,很是有 自己的一套。
可是他們在自動變速器領域,其實做的並不是很好。
當年他們將中級商務車的概念引入到國內之後,他們旗下的帕薩特和奧迪A6在國內曾經是風靡一時,還有後來的那款邁騰神車,一上市就被華國的消費者瘋搶,可是很快在產能上就出現了瓶頸。
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因為他們的這幾款車子的自動變速器,都是來至於愛信精工的6AT自動變速器。
而日本人一看德國人的車子在華國買的大火,搶占了他們的市場,當然要卡主德國人的脖子,雖然合同簽好了,但是他們卻可以在產能上找借口,這讓德國人很是惱火,最後不得不另辟蹊徑,開始研發自己的雙離合變速器,最後的結果就是搞得不倫不類,漏洞百出。
而如果在這個時候,自己把DSI的技術引入國內的話,這會發生怎麼樣的景象?
說不定到時候德國人,在雙離合研發不成功的情況下,會過來選擇自己來談一談都說不定。
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突破契機,在國內的自動變速器的生產領域,現在還是一片空白的階段,而自己這時候如果專門做配套,並且靠著技術領先的優勢,開始經營這個市場的話,那麼未來幾年,在國內市場絕對可以活的很滋潤。
說不定,將來這家專門做自動變速器配套生意的企業,還可以發展成同時經營各種汽車配套設施的一家企業,類似博世,或者是德爾福那樣的企業。
一想到這些,李逸帆竟然突然生出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短短的一天的時間,他就已經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個DSI公司給拿到手,畢竟一旦有了這個企業 ,他回去之後要麵對的,可是一個年產值上百億的自動變速器市場,哪怕就算不能全占,隻要能夠在這個市場上咬下一塊來,就足夠他吃飽喝足了的。
更何況,李逸帆還堅信,憑借著自己,超越這個時代的眼光,這麼一點生意,自己還做不好?
那還不如買一塊豆腐撞死算了!
這一天,李逸帆都一直是處於一種既興奮,又有些焦急的狀態當中,這種患得患失的態度,一直到李安妮午夜時分,從島外回到島上之後,才有所緩解。
當李安妮第一時間,從李逸帆這邊得到了他的想法之後,她正是被這個家夥,搞得有些哭笑不得。
昨天這家夥就說要入股力拓,要收購一些特殊鋼冶煉技術,結果今天他居然要跑去收購那個什麼DSI,那家公司到底是幹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