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一家知名 4A廣告公司創意總監的鍾億,非常有能力,但他既不擅長 “與老板溝通 ”,也不善於 “團結群眾 ”,反而是每天我行我素。結果,有人在老板麵前擠對他。於是,他搞到的大項目居然被轉給別人做,自己卻被排擠去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小項目。
接觸不到高層次、高水準的大人物,沒水準又挑剔的小人物卻天天糾纏著自己,鍾億自然受不了委屈,被人一排擠,馬上就甩袖子辭職不幹了。
其實,這倒省了暗地裏排擠鍾億的人很多的力氣:稍微排擠一下,根本就不反擊,馬上自己走人。
盛弘治曾是一家鄉鎮醫院的醫生,因為不堪忍受領導和同事的排擠,毅然停薪留職,自己開了家小診所。
故事是這樣的:大學畢業後,盛弘治被分配到一家鄉鎮醫院。那時,他還是一副典型的學生脾氣,以為社會和學校一樣,隻要自己努力工作,就能夠贏得大家的認可和尊重。
而現實與盛弘治的想象恰恰相反。他努力工作,對待病人像親人一樣,從不給病人增加額外的負擔;他醫術高明,有好幾次糾正了同事錯誤的藥方。一次,一個同事負責的一位病人突然出現不良藥物反應,生命危在旦夕,是他及時地挽救了這位病人的生命,也避免了一場嚴重的醫療事故。可事情過後,他非但沒有得到應有的表彰和獎勵,還遭到了同事的冷言冷語,被大家視為 “異類 ”。
類似的事情後來接二連三地發生。有時候,盛弘治會莫名其妙地受到同事的攻擊,這種攻擊幾乎隨時隨地都會發生。這種攻擊他還可以忍受,關鍵是在工作中其他同事都不配合他。醫院不像小診所,自己可以全部操作下來,許多事情都需要其他同事的配合,比如化驗、透視等環節。同事把他負責的病號擱在一邊不管,他親自帶病人去找,同事還會冷嘲熱諷地說: “你的本事那麼大,望聞問切不就行啦?還用得著這些破爛玩意兒嗎? ”他氣不過,去找領導,領導卻說:“盛大夫,怎麼就你事多啊?大家為什麼不配合你呢?你要多從自身查找原因啊! ”
回憶起自己在這家鄉鎮醫院的從業經曆,盛弘治憤憤不平地說: “其實,同事之所以排擠我,就是因為我醫術比他們更高明,而我廉潔從醫又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領導之所以排擠我,有兩個方麵的原因:一是我從來不會討好和孝敬他們,二是我從來不對他們點頭哈腰。因為我覺得那樣做太虛偽,那才是對他們的不尊重,可事實上,我過高地估計了他們的水準。領導對我的態度也是同事排擠我的真正原因,領導對我好的時候,他們妒忌我;領導對我不好的時候,他們便趁機落井下石。 ”
“陷阱解讀”
職場排擠的現象在辦公室裏經常發生。比如,我們會看到:經常有滿腔熱情的職場人士,憋足了勁,想在單位裏有一番大作為,結果卻發現周圍冷箭四射、危機四伏,遭到同事和領導的排擠,最後隻能黯然離去。
在辦公室裏,少不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而排擠隻不過是其中的一種不那麼光彩的競爭手段罷了。通過排擠的方式讓實力較強的或者不跟自己合作的同事退出,是一些平庸之輩和心胸狹隘的人慣用的伎倆。所以,身在職場,你一定要警惕自己被人排擠。一旦發現這種情況,你一定要積極地采取應對措施,以免中了別人的圈套,在職場競爭中被淘汰出局。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職場長城屹立不倒,就一定要注重細節;如果你不注重細節,你終究會毀掉自己的職場長城。你千萬不能漠視規章製度、不按時上下班、隨意請假、該加班時不加班,也不能不打理辦公室、不整理辦公桌、不注重個人形象、不注重身份、養成不良的個人習慣、著裝不得體、占別人的小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