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結束後,李世民單獨留下了魏征,含蓄的對魏征說了想給他換學生的事。魏征當即表示沒問題。李世民大感意外,設想中魏征會不同意,畢竟留在太子身邊,跟太子混個交情,以後太子登基有個照應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魏征的爽快讓李世民直讚魏征大忠大義,不是投機小人。
然後又找來太子李承乾,太子也表示可以。李世民龍心大悅,想不到太子這麼深明大義。
李世民不知道的,魏征已經和太子鬧翻了,魏征以直諫出名,對他一樣對太子也一樣,太子隨著歲數增大,開始叛逆起來,加上腿有毛病,性格變得有點乖張,魏征的諫言太子根本就不理,魏征見沒有效果,用詞就更加凶狠,惹得太子大發脾氣,後麵直接就鬧翻了,魏征覺得太子不可理喻,太子覺得魏征無理取鬧。但兩人都沒有向李世民說,太子不說是因為怕李世民再囉嗦,魏征不說是因為怕將來太子登基,記恨自己打小報告。兩人的默契造就了李世民的誤解。於是這事就敲定下來。
太子的性格導致了他後來的悲劇,沒有他的悲劇,曆史上的晉王李治也不能順利上台,魏征的性格也注定了他的悲劇。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接著李世民就回到甘露殿就好消息告訴了晉陽和謝鴻,三人都很高興。三人聊了一會,李世民有事又去忙了。
等謝鴻再見到李世民的時候發生了點意外。
唐朝重武輕文,他看李治身體單薄,就想給他找個師傅,於是想起一個人,能文能武,與他相濡以沫幾十年的妻子剛剛離去,每天在家借酒澆愁,李世民看著幾十年的老兄弟這樣也很難過,想應該給他找點事做了,不然他早晚會悶出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