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第十六站:中國(1)(1 / 2)

1.我把世界照給你看——台灣

大凡美麗的地方,總會有一個優美的傳說。阿裏山也不例外。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阿巴裏的高山族首領去打獵,追逐著一隻白鹿來到一座從來也沒有見過的大山裏。忽然間,白鹿不見了,眼前卻出現了一片鬱鬱蔥蔥的山林,有各種飛禽走獸。阿巴裏被這裏的景色吸引了,趕忙招來了族人,在這裏安家落戶了。

可沒想到的是,高山族人在新家園裏生活了沒多久,就飛來了兩條惡龍。它們為非作歹,把這裏禍害得不成樣子。

為了族人能有好的生活,阿巴裏決定要除掉惡龍,於是他挑選了族人裏最精壯、最勇敢的年輕人,每天和他們練武,誓要與惡龍一決高下。

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阿巴裏帶領著訓練有素的猛士們,在山峰的最高處找到了惡龍,用弓箭和腰刀與它們激戰,最終趕走了它們。高山族人為了表示對首領的尊敬,就將這座山命名為阿裏山。

南方的山和北方的山不同,更加有原始森林的味道。山上的一草一木對於久居北方的人來說,都是非常新奇少見的。在北方,要在花市裏花很高的價錢買到的綠色植物,在南方遍地都是,誰也不會特意把它移到家裏,當成寶貝一樣種植。

阿裏山上有很多樹都是百年、千年的古樹,聽說在阿裏山上有一棵神木,是世界上最大的紅檜樹,高60多米,直徑6米多。我和小王子興致勃勃地想找到它,可是一直爬到氣喘籲籲,也沒有發現它的蹤影,隻能失望而歸。

後來從台灣回到北京,聽人說起,才知道原來那棵紅檜樹已經在幾年前倒了,我們是無緣得見了。

站在阿裏山的頂峰看去,四周是白色的雲彩。陽光努力從雲層中擠出來,剛探了個頭,又被另一塊雲彩遮住。太陽和雲彩像兩個頑皮的小孩子,追逐嬉戲,互不相讓。當它們在某個角度融成一體時,整個天空就變成了一大片粉桔色,從另一個山頂的樹尖上擦過,真怕樹尖會勾下一小朵雲彩,不讓它離去。

我一直都很想置身雲中,體會一下雲霧繚繞的仙子般的感受。但後來聽原住民說遇上雲團其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因為雲裏麵的氧氣很稀薄。人一旦被雲包圍,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所以會看天氣的山民都會注意觀察,一旦發現雲團聚集,都會趕快繞路而行。

看來,有時想象中很美妙的事,不一定很浪漫。如果在山裏遇上氤氳之氣,還是躲開為妙。

走在阿裏山上,你不會感到孤獨。因為從上山時,就有一些可愛的“導遊”陪伴——狗狗。

阿裏山的狗狗都是流浪狗,沒有主人飼養,但它們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當狗導遊。每當有遊人上山時,它們就陪伴著遊人一起遊山玩水,環山走一大圈。遊人休息的時候,就會給它們一些食物。

那些柴狗基本都是大中型犬,個頭雖大,但是很溫柔,不亂叫,也不扒人,很安靜地為你開路,像個熱情好客的原住民,一盡地主之誼。

我知道這世上有導盲犬、導聾犬、搜救犬,但第一次知道還有導遊犬。為我們導遊的是三隻大狗,一黑一黃一白。黑狗好像是領隊,因為總是走在前頭,還時不時地和另兩隻狗狗交流一下。它們在頭前開路,我們就跟在後麵。狗狗們非常體貼,從來也不帶我們走泥濘的小路,也不會抄近道走一些我們鑽不過去的樹叢,而是特意挑選好走的、幹爽的路帶我們走。

環山走了一大圈,狗狗們帶我們下了山。山腳下有一個農家樂的歇腳店,我們坐在院中,叫了些吃的東西,分出一半喂給狗狗吃。狗狗們很懂事,不從手中搶吃的,要等我們把食物放在地上,它們才過來叼走吃掉。

我用手拿起一塊肉遞給狗狗們,一開始它們還很猶豫,後來見我不害怕它們,就慢慢走過來,從我手中叼起肉吞下。它們的動作很溫柔,生怕不小心會咬到我的手。

吃飽後,狗狗們就吐著舌頭,趴在開闊的草地上休息。

當地人告訴我們,這些狗每天如此,陪著遊客上山下山,用自己的勞動換一頓飯吃。當地人和遊客對它們都很友好,從來也不傷害它們,把它們當作良朋益友。

看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句話用在狗狗身上也很合適,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我們從阿裏山走的時候,揮手與狗導遊們作別。它們似乎知道什麼,一直將我們送到山下,目送我們離開。

阿裏山的流浪狗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果每個地方的人與動物都能似這般和諧,世界豈不是更美好嗎?

走在台灣的馬路上,一輛輛機車飛馳而過。機車是台灣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像北京的自行車一樣多。所不同的是,機車的速度很快,一陣風似的從你眼前掠過。看著一輛輛飛速行駛的機車,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將速度與安全結合起來的。

在花蓮的鯉魚潭,遇到了一個叫明娜的姑娘。她和我們同租一條遊船,從還沒上船時,她就舉著相機不斷拍照。遊客拍照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她拍的數量之多有些邪乎,照機從來沒有離手,眼睛一直是透過鏡頭看路的。大到一處景觀,小到一朵花,都要拍下來,連怎麼上船都要拍上幾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