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第十四站:法國(2 / 3)

鍾樓上懸掛著一口大鍾,應該就是卡西莫多日夜陪伴的鍾吧。一個因為相貌醜陋而被迫躲在鍾樓裏的男人,忍受著日以繼夜的孤獨,曾以為被世人所遺棄,也開始逐漸淡忘這塵世。但一個美麗善良的吉普賽女郎,輕輕地一甩發絲,一個熱情的星火迸過去,就點燃了男子心底無限的柔情。這把雄雄的烈火以燎原之勢奔騰燒去,一發不可收拾。

聖母院的大門高大而厚重,上麵有鑄鐵鍛造的花紋。在一個黑夜與火把交織的時刻,一個醜陋而高貴的男子,曾拖著一瘸一拐的腿,用盡全身力量關上這座沉重的大門,絕決地捍衛自己的愛情。

仔細聽——當心愛的姑娘被絞殺在廣場上時,卡西莫多憤然的那一聲怒吼,回蕩在廣場上空,幾個世紀都不曾散去。

就算全世界都與你為敵,我也甘願為你赴湯蹈火。

這就是愛情,是那個年代腐朽貴族無法體會也無法得到的愛情!

今天,圍在聖母院外的再也沒有成群的乞丐和流浪者,取而代之的是和平幸福的人們。

然而在美好盛世之中,還是會有克羅德和福比斯之流,以各種形式暗藏在社會的角落。就如同有太陽普照的大地,也總會有隱藏在石頭背後的陰暗,但在廣闊無垠的大地上,總有無數艾絲美拉達在熱舞,而靜靜守候在一旁的,是忠貞癡情的敲鍾人……

看到一個大大的玻璃金字塔,就知道到了盧浮宮。這是一座采光設計非常好的建築,我甚至覺得比在外麵還要亮堂。這也使得裏麵的展品披上了一層美麗的外衣,從各個角度射進來的光,自然地打在展品上,雕像更加有輪廓感,油畫也更加柔和。

在還沒有被當作展館以前,盧浮宮曾是法國前前後後50多位國王和王後的皇宮,但他們不一定都是在這裏壽終正寢的,有的是被謀殺。奢華總是腐敗並存,權力後背也暗藏著殺機。

16世紀,弗朗西斯一世拆毀了盧浮宮的雛形,在原來的基礎上重新建造了一座宮殿,擁重金購買了許多名畫擺放在內。他死後,兒子子承父業,可是卻改變了口味,於是一聲令下,盧浮宮又變了模樣。

許多年過去了,歲月把盧浮宮帶到了法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國王路易十四的麵前。英偉的國王看來看去,伸出手,把盧浮宮捏成了正方形。對藝術的極度迷戀,使得路易十四掏空了國庫,大量購進昂貴的藝術品。

當路易十六登上了王位時,統治者與民眾的矛盾終於大規模爆發出來。憤怒的底層大眾把路易十六在盧浮宮前處決。此後的六年裏,盧浮宮歸屬於大眾,成為了公共博物館,直到拿破侖進駐於此。

野心沒有盡頭的拿破侖,以貪婪的姿態在世界各地掠奪,數以千噸的藝術品被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盧浮宮。拿破侖將盧浮宮改名為拿破侖博物館,還擴大了它的兩側,修建了拱門。

當拿破侖從一棵遮天的大樹衰敗成枯黃的野草時,意大利人、德國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扛著刀劍和火槍急匆匆地趕到盧浮宮,拿包袱皮兒一卷,收拾好自己家的東西,打道回府。

盧浮宮是極權與人權較量的見證,曆史給出了今天的結果。

如今,法國人把這600年裏收藏的40多萬件藝術珍品放在六大展區展出,有將近兩百個展廳,最大的大廳長205米,不花上幾天是看不仔細的。要不是晚上要淨館,真想抱張被子在裏麵打地鋪。

2.爸爸的手風琴——普羅旺斯

普羅旺斯是所有懷揣著美好愛情的少男少女的夢想之國。在上上個世紀的歐洲,有一個關於此地的傳說:在法國的南部有一個沒有冬天的地方,在本應該寒風淩冽的冬季,北部的高山用自己的脊背擋住了刺骨的寒風,把它的咆哮聲隔在千裏之外,把鋪天蓋地的冰雪阻斷在自己身後,使它們無法越過蔚藍的海岸,無法染指這個快活王國。在這片充滿了陽光的淨土上,夜鶯站在橄欖枝頭歌唱,蝴蝶在葡萄園裏飛舞,大片的紫色薰衣草鋪滿了整個山坡,每吸一口氣,都能嗅到清爽的草木味道。

這裏就是普羅旺斯,一個以薰衣草聞名世界的小鎮。在夏季的時候,穿上一條波西米亞風的長裙、腳踩一雙麻草涼鞋來到這裏是再美不過的事情。

初夏時節的薰衣草是淡淡的紫,花瓣剛從花蕾的包裹中露出一小片,害羞地半藏半掩,像豆蔻年華的小姑娘,一腳站在大門裏,一腳邁出大門外,半邊臉掩在門後,好奇地看著外麵的世界。

薰衣草的顏色會隨著夏季的推移一點點地加深,由最初的淡紫色,變成明亮的純紫色,到了初秋收獲的季節,就變成了厚重的深紫色。如同當初的小姑娘漸漸長大,參加秋天的成人禮,迎接她們的,將是另一番新的景象。

秋天是花農們最忙碌的季節,要用最快地速度收割薰衣草田,如果收得晚了,它們就會凋謝發黃。美麗的姑娘通常都是不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