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第十三站:摩洛哥(2 / 3)

對於我來說,最好的不是可以大吃一頓,而是終於可以從駱駝上下來了。我用盡力氣伸了個懶腰,把骨頭節都抻得咯咯作響。再坐下去,我真的懷疑會坐斷自己的尾骨!

到了營地,圖瓦克剛才板著的臉完全放鬆了下來。他熟絡地與營地主人打招呼,那副笑眯眯的樣子,不能不讓我聯想他們私下瓜分我導遊費的模樣。

也許營地是令人放鬆的地方吧,圖瓦克對著我們的時候並沒有再擺出那副臭臉,反而熱情地請我們坐下,開始沏薄荷茶給我們喝。

看著他嫻熟地沏茶,我忽然想起了三毛的領悟:人生猶如三道茶;第一茶道苦澀,如生命,第二道茶甜蜜,似愛情,第三道茶淺淡,若輕風。

每一道茶都是人生的積澱,跌跌撞撞地走過,再回首時,可能苦不苦得那麼令人皺眉,甜也甜得不那麼令人上癮,一切歸於平靜,似花開,似雲卷,看似平淡無奇,可卻是最令人舒服的狀態。

那個長發披肩的小女子,果然沒有讓人失望。

關於茶,中國人最有發言權。最早的製茶、飲茶記錄都在中國。唐代陸羽在《茶經》上說:“茶者,發乎神農氏,起於魯周公。”兩三個世紀前,茶樹種子被外國人偷偷種在印度,所以有一些人誤認為茶是起源於印度。

圖瓦克從一口水井中打上水,緊跟著再把井的蓋子蓋好——如果不蓋就會吹進沙子,水就不能喝了。

別看這片沙漠上居住的都是遊牧民族,他們對泡茶卻非常講究,像中國的茶道一樣,樣樣不能少。

雖然在摩洛哥喝的也是綠茶,但和中國傳統的衝泡方法不同。中國的綠茶要放在透明的玻璃杯中,方便欣賞碧綠的葉片。要用八十度左右的熱水衝,水溫不能太高,否則就會破壞茶的香氣。泡好後也不能蓋蓋子,不然茶葉就會被燜得發黃,不好看了。

而在摩洛哥,茶是要煮的,而不是用泡的。圖瓦克把清涼的井水倒在一個大鐵壺裏,放在篝火架上煮沸。他從麻袋中取出一把綠茶和新鮮的薄荷葉,再拿出一大塊冰糖,把它們都放進大鐵壺裏慢慢煮。等湯汁略濃了,就拿塊粗麻布墊在壺的提梁上,高高地舉起,緩緩地注入麵前的杯子裏。這是對客人最高的敬意。

飲下這杯綠茶,渾身上下都被薄荷的清涼爽透了,一天來聚集在體內的暑氣頓時消失了。圖瓦克告訴我們,摩洛哥人每天都要喝這種茶,就像人每天都要吃飯一樣。

摩洛哥的茶大部分從中國進口,所以當地人在麵對著從中國來的遊客時也格外熱情。同樣的愛好總是能輕易把人拉在一起,光是小小的一杯茶,就能產生很多話題。

看著杯中明黃色的茶湯,我忽然想起作家葛瑞格·摩頓森寫的幾句關於茶的話。雖然不是發生在摩洛哥,但我仍想引用一下,以為記: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們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走,我們去看星星!”吃飽喝足後,圖瓦克站起身來,精神抖擲地對我們說。

“不是吧,又要坐駱駝!”我的尾骨剛剛才緩過來一些,一想到又要騎上那個大家夥,屁股就又開始疼起來。

“這次不騎它,我們走著。”圖瓦克整理了一下他的包頭巾說,“在沙漠不看星星是罪惡的,我可不想你們的旅行留下什麼遺憾。”

雖然我弄不清不看星星和罪惡有什麼關係,但既然來了,就都體驗一把吧。

在路上,圖瓦克又恢複了那張沒有表情的討厭嘴臉,除了說一些“一定要聽我的,不要亂跑”之類的話,就再沒有其他了。

他快步在前麵走著,我和小王子像傻瓜一樣地跟在後麵,也不知道他究竟要帶我們去哪裏。

“我們要去哪?”終於,小王子忍不住發問了。

“看星星。”說了等於沒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