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道家煉丹分內外(內丹煉氣,外丹煉丹藥,筆者才疏學淺不敢十分確定),內丹是就陰陽五行而言,龍陽,生於離,離屬火,故雲「龍從火裏出」,虎陰,生於坎,坎屬水,故雲「虎向水邊生」,兩者結合之後,一陰一陽,互相調和,稱為道本,都是元神、元精的代表。而另外一種說法是,性屬木,木代表東方,於卦為震,故比為青龍;情屬金,金代表西方,於卦為兌,金白色,故喻為白虎。金能夠克木,故情多損性,而用二八之真精氣,使之交合為一,則金木無間,龍虎自伏而成丹,在人體中則以肝為龍、腎為虎,而外丹則仍取陰陽之意,以龍為鉛,虎為汞。
在古人心目中,老虎是可怕的東西,又是可敬的東西。可怕的是,它會食人畜。而可敬的是因其威猛無比,能夠避邪。而在一些古書中,還認為白虎是一種祥瑞:「德至鳥獸。」
最初的西天星神是熊和貓頭鷹,但後因古羌族的圖騰在由熊變為龍的時候。在古時《史記·天宮書》「東宮蒼龍、南方朱鳥、西宮鹹池、北宮玄武。」在這裏的不是白虎,而是鹹池。而鹹池是主五穀的星,主秋季,因五穀是在秋天有收成的,所以就把它放在秋季,但它不是動物,如何能和龍、鳥、龜配成四靈呢?在《正義》:「鹹池三星在五車中,天演南,魚鳥所扥也。」所以在宋代己提出質疑:「蒼龍、朱鳥、玄武、各總七宿而言之。至於鹹池,則別一星,自在二十八宿之外。鹹池還有一個解釋,就是太陽洗浴之所。在《淮南子·天文篇》:「日出於暘穀,浴於鹹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可見鹹池原是羌人視為日出之處,鹹池也就是鹹水湖,應是岷山地區的某個湖泊,或是青海。由此可證明原始人所崇拜的星宮天象尚沒有青龍白虎的觀念。在《禮記·禮運》所謂:「麟鳳龜龍,謂之四靈。」把不屬於動物的鹹池換成麒麟。後世有四靈有麟、四象有虎的習慣。
所以也可以看出無論是青龍還是白虎都是實力強勁,曆史悠久的老牌神靈,當他們二人趕到戰場時,諸葛亮和張道陵都向二人見禮:“見過孟章神君、監兵神君!”孟章開口道:“武侯,天師不必多禮,且待我等將這二尊異教邪神送回神話後再來把酒言談。”而另一邊性情急躁的監兵神君則說道:“唉,磨嘰什麼,我們還是趕緊打一場再說,廢話說得太多你們都不嫌累!”說完,就像利維坦衝去,而利維坦見狀,終於沒有了剛才麵對張天師和諸葛亮的鎮靜,要知道雖然祂繼承了提亞馬特『不破』的體質,但也同樣繼承了提亞馬特最大的死穴—『風』,而華國傳說中就有“雲從龍,風從虎”,比起諸葛亮在『風』上的權能還隻停留在“借”的層麵上,白虎對於『風』的力量掌握自然要高出幾個台階,由不得不讓利維坦忌憚不已。
而一旁的阿普斯見狀,趕緊上前要幫利維坦擋住白虎的攻擊,而就在此時,青龍、張道陵和諸葛亮的攻擊一起向祂打來,阿普斯一時不查,急忙閃避,先後躲過了張道陵的劍氣、諸葛亮的風刃,卻青龍召喚出來的一棵參天大樹狠狠的砸了一下,要知道這棵樹上被青龍施加了改變重力的神力,這棵樹的實際重量高達十萬八千斤,被其一撞,就算是阿普斯的神力不凡也被砸了個眼冒金星,鼻青臉腫。
而利維坦那一邊更是不堪,幾乎是被白虎追著打,身上的鱗甲早已經是滿目瘡痍,看著就有種山窮水盡的感覺,而阿普斯自己也有種“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的無助感,看著朝他又一次攻來的張道陵、諸葛亮、孟章神君三人,祂長吸了一口氣,大喊一聲:“赫卡忒女神,你難道還不打算出手嗎?要是我和利維坦被打倒了,你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