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神祠奇遇(1 / 3)

牧天宇在成都玩了兩天,先去了杜甫草堂詩聖先人遺風,然後又到都江堰去感受了一番兩千年前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最後又去大熊貓保護基地去看了"國寶",瞬間覺得自己萌萌噠有木有~

今天是牧天宇在成都呆的第三天,他決定去武侯祠逛逛,說起武侯祠,那就不得不提那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名相---諸葛亮大大!說起這位大大,在華國那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連三歲小孩都知道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這些經典故事,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位生前為了蜀漢複興事業操勞了一生,立下無數汗馬功勞的丞相大人在死後曆經諸代帝王冊封,從最初劉禪所封的忠武侯,到東晉時期的武興王,唐時封武寧王,宋朝加封忠惠仁濟顯應王,元代世祖忽必烈封諸葛亮為“威烈忠武顯靈仁濟王”。明代洪武二十一年(1388),朱元璋皇帝定立帝王廟,崇祀名臣風後三十七人,而“忠武武鄉侯之位在其內”。到了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皇帝胤禛“特旨以武侯從祀孔廟,誠曠典也"。當然,雖然諸葛亮有這麼一長串頭銜,人們對他的印象中最深刻的還是"武侯"這一稱號。而在四川,尋常百姓對諸葛亮的崇拜已經上升到無以複加,堪稱神明的地步,不少人在家裏供奉他的長生牌位,稱他為"智慧化身",認為他是軍事之神,戰爭之神,社稷的守護神,相當於雅典娜在希臘的地位,而武侯祠也自然成為了來成都不可不去的景點之一。武侯祠位於成都市武侯區,肇始於公元223年修建劉備惠陵時,它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華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武侯祠現分文物區、園林區和錦裏三部分,麵積230畝(15萬平方米)。根據武侯祠新的規劃內容,武侯祠將對這三個區域進行更加合理的功能區劃,分為三國曆史遺跡區、錦裏民俗區、三國文化體驗區三大板塊。武侯祠同漢昭烈廟、劉備墓(惠陵)相毗連。整個武侯祠坐北朝南,主體建築大門,二門,漢昭烈廟,過廳,武侯祠五重建築,嚴格排列在從南到北的一條中軸線上。以劉備殿最高,建築最為雄偉壯麗。武侯祠後還有三義廟、結義樓等建築。文物區主要由惠陵、漢昭烈廟和武侯祠三部分組成,祠廟現存主體建築(除惠陵)均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依次為大門、二門、漢昭烈廟、過廳、武侯祠以及遷建的三義廟和新建的結義樓,共七重。祠內供奉劉備、諸葛亮等蜀漢英雄塑像50餘尊,唐及後代碑刻50餘通,匾額、楹聯70多塊,尤以唐“三絕碑”、清“攻心”聯最為著名。牧天宇在武侯祠內緩緩漫步,走過了劉備殿、諸葛亮殿,穿過了文武廊,在三義廟前上了炷香,不知不覺間來到了祠堂一處偏僻的角落裏,正當他當算打道回府時,突然發現四周竟然起了一陣大霧,遮擋住他的視線,讓他什麼都看不見。這場霧來得快,去得也快,牧天宇仔細看了看周圍,發現景致與之前所看大為不同,隻見他正站在一棟院子的中間,院子裏奇花異草無數,假山嶙峋,更有一汪潭水,清澈見底,水裏有幾條鯉魚在自由地遊來遊去。牧天宇頓時覺得有些詭異,突然對著他的那扇客廳大門緩緩打開,牧天宇強壓住心頭的恐懼,快步向前,走進客廳,隻見廳堂裏裝飾極為簡單,一張桌子,兩把椅子,幾幅書畫,一座黃梨木三層書架,書架上擺放著幾卷帛書和竹簡,顯得頗有一種古色古香的韻味。然而這些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吸引住牧天宇的目光,他一進門,視線就不由自主的看向可屋裏唯一的一個“人”,隻見他坐在桌子旁邊,麵如冠玉,眉清目朗,綸巾羽扇,鶴氅皂絛。看到他的一瞬間,牧天宇就知道了他的身份,沒錯,他就是”千古名相”,民間傳說中的智慧與軍事之神——諸葛武侯!

牧天宇瞬間驚呆了,畢竟換做誰在遇到一個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曆史,一直以來隻在課本和故事中聽說過的“神人”出現在自己麵前第一反應就是自己是不是見鬼了。牧天宇朝自己臉上狠狠拍了一巴掌,火辣辣的疼痛告訴他這不是在做夢,確實是諸葛孔明出現在了他的麵前。就在牧天宇錯愕萬分的時候,一直靜坐在一旁的諸葛亮開口了:“小友不必慌張,你所看到的確實就是被你們供奉了一千多年的諸葛孔明,真沒想到,亮區區一山野村夫不僅蒙先帝不棄,三顧茅廬將蜀漢大業托付於我;竟然還在死後能得到萬民敬仰,得千年香火供奉,曆代君王冊封,終得點燃神火,成就不朽神軀,從此不死不滅!唉,亮真是何德何能能得黎民百姓如此厚愛。”聽完了這段話,牧天宇才知道坐在他麵前的確實是曾經威震三國的諸葛武侯,隻不過他如今已經是神明,這才能施展法術構建出這個空間,把他帶到這裏,然後諸葛亮又向他詳細介紹了神明的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