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中小板首富懸秘 (3)(2 / 3)

有高盛這樣的高參,海普瑞開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發展,業績喜人。

2008年,海普瑞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5.37%、136.78%。這一年APP成為海普瑞的第一大客戶,因為雙方當年簽約,APP在中國隻采購海普瑞的產品。2008年,海普瑞的采購比例占海普瑞總產量的64.44%。APP在2008年為海普瑞貢獻了2.8億元收入,銷售收入比2007年增長了4.3倍。得益於“百特事件”,海普瑞迎來了曆史空前的提價機遇。這一年,海普瑞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肝素鈉產品售價為22 545.33元,相比2007年,提價高達110.8%。這一年,APP虧損3.03億美元。

高盛醫藥入股海普瑞的成本僅為每股3.28元,2008年,光海普瑞的每股分紅就有0.58元。雖說高盛已經得到了實惠,但這離高盛的目標還差得太多,貪婪的資本家繼續索取著更多的財富。

2009年,海普瑞進行增資擴股,股本總額由9 000萬股增至36 000萬股,注冊資本由人民幣9 000萬元增至人民幣36 000萬元。注冊資本增加部分由各投資者按照原出資比例以其在公司的稅後未分配利潤投入,各股東持股比例不變。

我們來算算賬,在海普瑞的增資擴股過程中,高盛醫藥的持股數量增至4 500萬股,持股成本迅速攤薄為每股1.57元。

2009年,海普瑞總收入相比去年增長411.03%、淨利潤相比去年增長401.3%。APP成為海普瑞業績暴漲的堅實後盾。APP當年采購海普瑞原料藥26 451.49萬元,較2007年的采購金額527 925萬元猛增400%以上。2009年,海普瑞肝素鈉產品的售價為30 397.76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級),在2008年售價基礎上再次提價34.8%。這一年,APP繼續虧損,淨利潤虧損3 000萬美元。2009年年終,海普瑞又推出了10送30的分紅送股方案,高盛醫藥的持股成本進一步攤薄為每股0.68元。

高盛跟APP成就了海普瑞神話。在高盛進入海普瑞的當年,海普瑞的主營業務收入隻有3億元,到了2008年就提高到4.3億,2009年更是爆炸式增長,超過22億元。因為產品價格提了,海普瑞的淨利潤也從2007年的0.6億元,發展到2008年的1.6億,到了2009年更是飆升到了8億元以上。

盡管APP一直在虧損,盡管海普瑞一直在提價,APP還是甘願化作春泥更護花,成為海普瑞神話的締造者,這是為什麼?

APP是北美地區最大的仿製藥生產企業之一,也是最大的標準肝素製劑生產和銷售企業。2005年,APP動用41億美元收購美國生物科學公司,高盛就是這筆交易的財務顧問。但這次並購無疑是一次不成功的決策,APP簡直就是吞了蒼蠅,尤其是2007年次債危機爆發,整個美國都陷入了困境,APP更難獨善其身。再怎麼說,之前的並購案也是高盛做的,現在老哥們兒有難,高盛也不能不管啊。再說,既然高盛讓APP跟海普瑞簽訂了中國獨家供應協議,當然得想辦法幫助APP擺脫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