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中小板首富懸秘 (1)(2 / 3)

同一天,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表聲明,稱該局已收到與各種肝素有關的副作用報告共計448例,其中有些病例可能有重複,不過焦點仍集中在美國百特。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收到的21例因各種原因致死的報告中,有12人使用了美國百特的產品。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聲明立即激起了美國議員的群憤。密歇根州民主黨眾議員約翰·丁革爾 (John Dingell) 和巴特·斯圖派克 (Bart Stupak) 立即跳出來宣布,他們打算在4月就肝素事件組織聽證會。

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艾德華·肯尼迪 (Edward Kennedy) 咬牙切齒:“美國人因為這種似乎是蓄意的摻假行為而受到嚴重傷害乃至喪命,這種事情是不可原諒的。”愛荷華州共和黨參議員查爾斯·格拉斯雷 (Charles Grassley) 更是嘲諷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此次調查為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需要建立更有力的外國檢查製度提供了新的依據。”

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2008年3月18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召開了多國專家會議,集中討論了百特事件及肝素質量標準、檢測方法、臨床不良反應、產品追溯和產品供應等問題。

第二天,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公布了會議結果,認為美國百特的問題源於肝素鈉中存在的“神秘汙染物”,這是一種廉價的、未經審批的化學活性成分,名為“多硫酸軟骨素(oversulfated chondroitin sulfate)”。該成分結構上與肝素鈉相似,而且使用常規藥典方法不易檢出。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還表示,美國SPL公司的肝素在常州凱普工廠的製造過程中,受到某種非天然化學物質的汙染,而美國百特發現的神秘汙染物不排除是人為原因造成的。 而且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還煽風點火,說:“包括美中在內,共有11個國家有相似的死亡病例。”

接到了美國的報告後,中國政府立即派出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跟中國衛生部的七名專家飛抵華盛頓。中國希望美國能夠認真負責地對待百特事件,不應該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對中國企業作出有罪推斷。

就在中國的七名專家跟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開會的第二天,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公開威脅常州凱普:“除非常州凱普作出修正,否則美國計劃禁止常州凱普的肝素進口。”這讓中國政府相當被動。當天,中國醫藥專家在中國駐美使館舉行記者會。北京協和醫院腎內科教授李學旺在記者會上指出,造成相關意外死亡的因素很多,目前並無足夠證據能夠證明相關病人的過敏反應是直接受肝素的影響,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報告並不完全,還需數月時間的資料分析,才能有更進一步的調查結果。

在當天的記者會上,中國官員非常坦誠地說,未來允許任何美方藥檢人員在中國進行調查。現在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死亡原因到底是肝素,還是肝素的汙染物。這種死亡現象隻發生在美國,問題應出在美國方麵。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常務副所長金少鴻強調,常州凱普的營運都是由總部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的“科學蛋白質實驗室”所負責的。

中國駐美大使館的記者會激怒了美國國會山的議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