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持之以恒。科學研究認為,骨質疏鬆症的運動療法以天天進行為最好,隔天或每周3次也能使身體達到相當健康的水準。但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否則,效果將不明顯。風雨雪天或酷熱天氣可在室內小範圍進行,以保持鍛煉之連續性。一般情況較好的患者,可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這樣較易做到持之以恒,並不斷取得鍛煉效果。
三是自我監控。患者在鍛煉中要注意自我保護,學會自我監測,以防止運動損傷或骨折的發生。進行自我監測時應對呼吸、脈搏、血壓、休息、情緒、疼痛、疲勞、大小便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不可僅以某項指標的好壞作出片麵的結論,必要時應征詢醫生的意見。鍛煉過程中,患者還應根據自己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自我調節和控製,一般衡量運動量是否適合,常以脈搏數作為標準,步行活動5~10分鍾後,脈搏數恢複正常為適度。
陽光與健康
單純的沐浴陽光就能使體內的維生素D達到健康水平,如果不在麵部和手部塗防曬霜,每周沐浴陽光3~5次,每次約20分鍾,而且每年僅用4~5個月,你就可以獲得足夠的紫外線以保持骨骼完好。
有很多人害怕曬太陽,那是因為不當的曬太陽會導致皮膚過早老化,會得致命性的皮膚癌等。事實上,正確合理地曬太陽會令你健康,那麼怎麼樣才能安全地曬太陽呢?早晨和傍晚曬太陽最安全,在溫暖的季節裏,大概每周4天在清晨漫步45分鍾,身穿短衣以保證充足的陽光照射,也可以在下午晚些時候或者傍晚散步,陽光會促進維生素D合成增加。
不要在中午或陽光強烈時曬太陽,以免灼傷皮膚,幾乎所有的皮膚癌均與過度曝曬而缺乏適當的抗氧化保護有關。
防重於治
骨質疏鬆症給患者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和痛苦,治療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別強調落實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應從兒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營養,多食用含鈣、磷高的食品,如魚、蝦、蝦皮、海帶、牛奶、乳製品、骨頭湯、雞蛋、豆類、精雜糧、芝麻、瓜子、綠葉蔬菜等,盡量擺脫“危險因子”,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如堅持體育鍛煉,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煙、不飲酒、少喝咖啡、濃茶及含碳酸飲料,少吃糖及食鹽,少攝入動物蛋白;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過長,盡可能保存體內鈣質,豐富鈣庫,將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預防生命後期骨質疏鬆症的最佳措施。加強骨質疏鬆的基礎研究,對有遺傳基因的高危人群,重點隨訪,早期防治。
二級預防:人到中年,尤其女性絕經後,骨丟失量加速進行,這一時期應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對快速骨量減少的人群,應及早采取防治對策。近年來,歐美各國多數學者主張,在女性絕經後3年內即開始長期雌激素替代治療,同時堅持長期預防性補鈣,以安全、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日本學者則多主張用活性維生素D(骨化三醇)及鈣預防骨質疏鬆症,注意積極治療與骨質疏鬆症有關的疾病,如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脂肪瀉、慢性腎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亢進、骨轉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三級預防:對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患者應積極進行抑製骨吸收(雌激素、鈣),促進骨形成(活性維生素D)的藥物治療,還應加強防摔、防碰、防絆、防顛等措施。對中老年骨折患者應積極手術,實行堅強內固定,早期活動,體療、理療心理、營養、補鈣、止痛、促進骨生長、遏製骨丟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體素質等綜合治療。
第十一節更年期泌尿生殖係統疾病
更年期的婦女,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器官和泌尿器官都發生了改變,生殖器官的主要改變有:外陰的萎縮性改變出現較晚。可表現為大小陰唇皮下脂肪減少,真皮及黏膜變薄,血管彈性纖維退化,腺體分泌減少,外陰因而幹皺,陰道口縮窄,陰道黏膜上皮逐漸變薄、褶皺,彈性日益消失,陰道縮窄變短,分泌物減少。盆底肌肉和盆腔韌帶及結締組織的張力與彈性下降,盆底變得鬆弛,可能會出現子宮下垂、膀胱膨出、直腸膨出等現象。膀胱肌層也逐漸變薄、萎縮、纖維組織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