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洗了大約10分鍾,小薇一直低著頭,沒敢看媽媽,她怕自己忍不住哭起來。媽媽也沉默著,大概也想起了很多事情。
小薇決定,以後一定要多關心媽媽,為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學小煙第一次給媽媽洗腳的時候也沒敢抬頭,她怕自己感情失控。爸爸坐在旁邊看報紙,一句話也沒有說,氣氛突然變得有點緊張。小煙覺得有什麼東西堵住了自己的喉嚨,鼻子酸酸的。她突然對媽媽說:“媽媽,我愛你。”爸爸、媽媽嚇了一跳,隔了一會兒說:“我們也愛你。”
小煙說完這句話突然趴在媽媽的膝頭大哭起來,媽媽撫摸著她的頭,爸爸也過來輕輕拍著她的肩頭。那天晚上,小煙一家三口在一種親密的氣氛中說了很長的話,家裏的燈一直溫暖地亮著。
還有很多同學都表示有類似的經曆,因為這一次洗腳,他們與父母的關係更加融洽起來,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家庭的溫暖。
感恩寄語
我們對父母似乎總是不好意思說愛,但是在外國電影裏,經常見到這種鏡頭:多年不見的女兒輕輕抱著年邁的母親,輕聲說一句:媽媽你知道嗎,我是多麼的愛你。
也許有人覺得愛是一個矯情的詞,尤其對於自己的父母,更是不好意思說出來。
其實,心中的愛是應該表達出來的。
擁抱母親
母親病了,住在醫院裏。我們兄弟姐妹輪流去守護母親。輪到我守護母親那天,護士進來換床單,叫母親起來。母親病得不輕,下床很吃力。我趕緊說:“媽,你別動。我來抱你。”
我左手攬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攬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母親輕輕的,我用力過猛,差點朝後摔倒。
護士在後麵托了我一把,責怪說:“你使那麼大勁幹什麼?”我說:“我沒想到我媽這麼輕。”護士問:“你以為你媽有多重?”我說:“我以為我媽有100多斤。”護士笑了,說:“你媽這麼矮小,別說病成這樣,就是年輕力壯的時候,我猜她也到不了90斤。”母親說:“這位姑娘真有眼力。我這一生最重的時候隻有89斤。”
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裏很難過。護士取笑我說:“虧你和你媽生活了幾十年,眼力這麼差。”我說:“如果你跟我媽生活幾十年,你也會看不準的。”護士問:“為什麼?”我說:“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手裏拉著我,背上背著弟弟,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擔子翻山越嶺。我們長大後,可以幹活了,但每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多重擔。”
我望著母親瘦小的臉,愧疚地說:“媽,我對不住你!”護士也動情地說:“大媽,你真了不起。”母親笑一笑說:“提那些事幹什麼,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護士把舊床單拿走,鋪上新床單,又很小心地把邊角拉平,然後回頭吩咐我:“把大媽放上去吧,輕一點。”
我突發奇想地說:“媽,你把我從小抱到大,今天我也抱著你入睡吧。”母親說:“快把我放下,別讓人笑話。”護士說:“大媽,你就讓他抱一回吧。”母親這才沒有作聲。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親抱在懷裏,就像小時候母親無數次抱我那樣。母親終於閉上眼睛。我以為母親睡著了,準備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裏流了出來。
感恩寄語
要到多年之後,才突然間明白母親那份濃濃的愛,此時擁抱媽媽,對媽媽說愛,為時不晚。而另外一些人,恐怕是根本就沒有想到父母的需要,他們從來就是愛的接受者而不是付出者 。
溝通
很多中學生與同齡人無話不談,卻常常與父母無話可談。經常聽到有人抱怨:“爸爸根本不明白我,還要常常管著我!”“我和媽媽很難好好溝通,說不到兩句話就會吵架!”“媽媽不說話還好,若她說話我便會覺得很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