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無私奉獻(3)(1 / 3)

小鵬在班上是出了名的“能說會道”,話特別多,可是一回家就閉上嘴巴。每天放學回家吃完飯,他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和爸媽的交談越來越少了。小鵬說不知該和他們說些什麼,找不到共同語言。他覺得和父母聊學習是找罵,聊明星是“對牛彈琴”,聊動漫沒有趣、CS 多刺激他們也不懂……坐在一起不說說話又很尷尬,還是回到房間裏自在得多。

王小明自從上了高中,漸漸發現和父母沒有共同話題了。王小明的父母隻有初中學曆,他說:“我老爸老媽連怎麼上網都不知道,居然以為電子郵件要到郵局去收。整天隻知道叫我吃多點,多穿件衣服,我真遇到什麼問題,比方學習上的,卻一點都幫不上忙。我真不知要說他們什麼好。”

而曉軍說起和父母溝通的事情,就覺得很頭疼,他一臉埋怨地說:“老媽太八卦了,我的什麼事都要知道,經常打電話給老師不說,還成天向同學打探我的事,查看家裏的電話記錄,搞得我一點隱私都沒有了。老媽這麼有‘辦法’,還需要我跟她說什麼呢?”

小菲學習很優秀,最近一位帥哥經常找她聊天,有不少同學都起哄,說小菲和帥哥“戀愛”了。小菲對這種起哄感到很不安。但是家教甚嚴的她在爸媽麵前很心虛,生怕自己在言語中不小心泄露這個秘密,於是每天除了必要的禮節性對話外,小菲總是借口要學習,很少主動跟爸媽交談,經常是大人問一句,她答一句,就像完成任務一樣。

一般來說,上了中學以後,青少年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有強烈的獨立自主的願望,很多人和父母的關係也在不知不覺中疏遠了。

而溝通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時候雖然表麵上與父母相處得很好,可心並不相通,經常覺得父母並沒有真正理解我們,沒有把我們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尊重,還是把我們當作沒有長大的孩子一樣看待。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其實他們也是很願意和孩子溝通的,希望孩子能把真正的想法告訴他們。

感恩寄語

如果你能抽出點時間來理解他們,聽聽他們的想法,將會出現兩種難以置信的結果:首先,你會得到父母更多的尊重。其次,多了解他們,聽聽他們的想法,你的想法和做法也就更有可能得到他們的理解和同意。

另外,盡管我們感到自己長大了,已經有足夠的能力自己做主,但實際上還有許多事情是我們這個年齡無法把握的。而父母經曆過的事情很多,可以給我們不少寶貴的人生經驗。

當然,和父母聊天同樣也要誠心誠意,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有助於我們學會理解、關心別人。

鞠躬行禮

今天是我16歲的生日,但我並沒有感到快樂。本來想邀請幾個朋友去唱歌聚餐的,爸爸卻偏請了叔叔和阿姨,說要出去慶祝一下。坐在出租車上,看著爸媽笨手笨腳的姿態,我感到難堪,司機肯定一眼就看出他們不常打車了。不少同學家裏都有小汽車了, 而爸媽仍然騎著老式自行車。

終於到了地方,我一看更加失望了,原本以為爸媽難得一回興致高,應該去一個豪華的飯店,誰知竟是如此普通的餐館。人家同桌過生日的時候,他爸媽請他到五星級飯店吃西餐!

餐桌上,四個大人沉悶地談一些陳年往事,仿佛他們到這裏來,不是為了給我過生日,而是為了懷舊。我坐在一邊生悶氣,一句也不想說。想象中的生日驚喜一點跡象都看不出來,除了那盒貌不驚人的蛋糕,可是它也算得上驚喜?它現在暫時擱置在餐館的窗台上,孤零零的。我想起來了,它是從門前那矮小的零食店裏買的,一點兒也不氣派。

吃完飯,打了包,清理幹淨桌麵,蛋糕終於擺上來了,上麵用人造奶油鬆鬆垮垮地寫著四個字:“生日快樂”,連我的名字都沒有。是不是少寫幾個字,就能省點錢?

蠟燭被我吹熄後,媽媽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拔出,擦淨,用原來的包裝盒重新裝好,喃喃道:“還能用呢。”天哪,可不要等到明年繼續用,我想。

爸爸開始切分蛋糕。第一塊竟然給了阿姨,第二塊給了叔叔,第三塊才給了我。天!今天到底是不是我生日!

我繃著臉,抓起叉子,準備把蛋糕狠狠吞進肚中。猛然間聽見爸爸讓我起立,向叔叔阿姨行禮。我很茫然,不情願地起來,兩眼斜視,望著牆壁。這時爸爸說,16年前生我那天,是阿姨送媽媽去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