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平凡的教育(3 / 3)

電腦為我們全家打開了一扇又一扇的窗子,使我們讀到了一個精彩紛呈的世界,讀到了大自然的許多奧秘,也透過這一扇又一扇的窗子,讓我們全家走向了充滿理想、充滿友愛、充滿神奇的世界。

電腦照亮了我們全家!

天山新村第一小學 楊一凡同學家長

※※※※※※※※※

媽媽從你身上得到勇氣

孩子,每當你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媽媽總是不斷地鼓勵你:“孩子,向前看。"當你鼓足勇氣大步向前時,你可知道,媽媽不僅分享你成功的喜悅,更從你身上得到了勇氣。

孩子,你從小體弱多病,在送醫院的一次又一次奔波中,在治療的苦熬中,是你燦爛的笑容給了我極大的勇氣,支撐著媽媽去尋找下一個更好的醫院、醫生,支撐著媽媽在雨夜獨自一人抱著你走三站路回家。

你知道嗎?後來當媽媽選擇讓你學鋼琴時,真的是猶豫不決,因為媽媽是個“音盲”,因為媽媽知道琴童的媽媽將會有一個很長的陪練過程。可是你給了媽媽勇氣,一聲稚氣的“我能練好”,讓我們一起開始了漫長的練琴和陪練的生活。練琴中遇到了一個又一個的坎,媽媽有一次差點到了放棄的邊緣,你哭著抱住媽媽說:“媽媽讓我再來一次。"此時,媽媽在你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得到“沒有什麼坎過不去”的勇氣。我們一同又跨上了一個台階。

孩子,因為你,媽媽才有了說“對不起,是媽媽錯了”的勇氣,有了虛心向你學本領、接受你意見的勇氣。有一次,我對一個成語的解釋有錯誤,你馬上就指出了,盡管媽媽這時手上有工作,還是認真地查了字典,結果是你對,媽媽猶豫好久,終於鼓起勇氣說:“對不起,是媽媽錯丁。”因為媽媽知道真理必須尊重。媽媽的電腦水平低,而你比媽媽在行,你建議媽媽先跟你學,再跟爸爸學,媽媽鼓足勇氣接受了,因為媽媽知道知識必須尊重。

孩子,當你的知識一天天積累起來時,那麼多的“為什麼”讓媽媽感到了知識的匱乏;當你在書城裏看到一本精彩的書時,那放光的眼神讓媽媽感到了壓力。媽媽的工作很忙,可對知識的學習絲毫不敢懈怠,你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了媽媽學習、學習、再學習的巨大勇氣。

孩子,媽媽謝謝你。

複旦小學 戴茗王月同學家長

※※※※※※※※※

孩子助我走向成功

一年前,我為了適應不斷發展的時代,在工作之餘參加了電腦班學習。剛開始時,困難很多,我一度也想打退堂鼓,因為連最起碼的拚音也忘得一幹二淨。正在這時我想起了讀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她剛學過拚音,不正是我的老師嗎?可轉而一想,讓孩子當我的老師,我以後的威信還有嗎?女兒會怎麼看我?可又一想,讓她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明白爸爸和她是平等的,想到這,我把孩子叫到身邊,對她說:¨爸爸現在正在學電腦,可拚音不會,你能不能當爸爸的老師,幫我克服這個困難?”女兒聽了,一臉的驚奇,好像根本沒聽懂我的話。我把話重複一遍,這回她聽懂了,問:“當你的老師,我能行嗎?”我認真地點了點頭說:“爸爸相信你能行。"從這以後,每天晚上她完成作業後,就擠出時間教我拚音,一遍不行,二遍三遍,不厭其煩地教我,直到弄懂為止。特別是學到最後的前鼻音和後鼻音,她更是耐心到了極點,就連我也很感動。就這樣她教得起勁,我學得認真,不到一星期我就掌握了全部拚音。為了鞏固已學的拚音知識,我常挑燈夜戰。有一天深夜,她一覺醒來,看到我還在埋頭學習,她感動地說:“爸爸,你辛苦工作了一天,還刻苦學習,而且還讓我當你的老師,沒有一點大人的架子,讓我們做一對好朋友吧!”短短的一段話道出了孩子內心的獨白。當我以優良成績完成學業時,我想,我的成功不僅僅是考試合格,更是在孩子的心目中樹起了一個積極進取的爸爸形象。

福山路小學 戴昕月同學家長

※※※※※※※※※

孩子在不經意中長大

在伴隨著歡樂,同時也伴隨著煩惱的日子裏,孩子在一天天、一年年地長大:,特別是在進入小學後,在與孩子的每一次接觸中,我們深切地感悟到孩子真的在不經意中成長著。

也許從幼兒園到上小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轉折點吧,以前跟他說話,他總是愛理不理,好像沒聽見似的,現在就不同了,凡事都要問為什麼。

天漸漸熱了起來,每天放學回家,看到別的同學在馬路上買冷飲,他也想吃c有一天,他終於熬不住了,對我說:“媽媽,我想吃冷飲。"這一天,天還不是太熱,我就對他說:¨馬上就到家了,回家吃綠豆湯,冷飲到再熱一些的時候,買給你吃,好嗎?”聽了我的話以後,看得出他當時心裏有點不高興,但也沒再堅持。後來我在適當的時候,把不吃冷飲的事分析一遍給他聽,問他,媽媽這樣做對不對,他回答我說:“對的,以後我知道了。”我還告訴他,要把有限的錢用在必需的生活和學習上,還告訴他,我們一家是三口人,不能處處以自己為主,想什麼就要什麼,要考慮家庭的整體利益。

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使我感到我的孩子真的長大了。

我單位效益不好,一次我無意中跟孩子說起,媽媽要想辦法到外麵去找工作做。孩子問我:“你能做什麼工作?”我回答:“當營業員。”當他得知晚上下班大約要在十點鍾左右,立刻說:“你不行的,你的身體肯定吃不消,我絕對不會讓你去的。”我說:“那怎麼辦呢?”他說:¨媽媽,我們現在多節約點,我呢,好好讀書,等長大了,我來工作撫養你,我們一定會好起來的。"我聽了他的話很感動,雖然他還小,離工作還很遙遠,不過,孩子使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

盧灣第三中心小學 龔 迪同學家長

※※※※※※※※※

孩子給我們帶來的精神財富

一九九。年,我們迎來了我們家的小主人——李文奕。給你取這名字,寄予了我們做父母的最大心願:文理並重,人文見長。在過去的十二年裏,作為父母,我們在付出的同時也從你身上得到了許多,許多….

我們特別注重你堅忍不拔的毅力教育,並慢慢地在你身上體現了出來:求上進,有毅力,不怕失敗。這些優點常常感染我們,讓我們感動。記得在幼兒園時,你非常喜歡音樂,看到父母所在學校的鋼琴就愛不釋手,由於當時家庭經濟不很寬裕,買不起鋼琴,隻能領著你到學校練琴。剛開始,每天由父親或母親陪同,到後來,看到父母每天上課很辛苦,你就獨自一人步行到學校練琴。不管酷暑還是寒冬,嬌小的你拎著半人高的琴書去練琴,一練就是一兩個小時。有時為了練一個曲子,反複彈幾十遍,爸爸的同事看到後,一直稱讚你,鋼琴老師也非常感動,逢人便誇,你說:“不要看我小,我能行。"確實,這也是從小我們灌輸給你的自立意識。

讀小學時,學校離家更遠,每天午飯都是自己解決,吃盒飯、吃快餐一吃好午飯,在休息之餘,還要抓緊時間看書學習。許多文學名著的片段都能背誦。暑假裏,你又到新華書店買了《圍城》、《駱駝祥子》、《子夜》等書看,已經養成了看書的習慣。今年你上初一了,吵著拿起父親的初中物理教科書看,說要自學《物理》,一個假期學了好幾章,對一些光現象、電現象、熱現象等無法想象的內容,還想辦法做小實驗來探索或驗證……這樣的學習品質怎不令父母感動呢?

還記得小學一年級時,你就跟著電視節目學英文,小學三年級學校裏開始教英文,每天早晨,家裏第一個起床的你就打開了錄音機,跟著磁帶朗讀課文和單詞。為了增強自己的閱讀和拚寫能力,吵著母親教你音標,現在你的英語成績在班裏名列前茅。

確實,從你身上我們也得到啟發,你的好學與毅力時時感染著我們;我們常想你都能這樣吃苦、向上,作為父母為什麼還不努力呢?不奮發呢?——這就是我們的孩子時常會帶給我們的啟迪。

崇明育林中學 李文奕同學家長

※※※※※※※※※

孩子心裏一杆秤

走進超市,一眼就看到各色琳琅滿目的月餅擺在櫃台上。我走過去買了兩盒月餅回到了家。打開門,女兒像小鳥一樣撲進我的懷抱。我說:“怡怡,媽媽買了兩盒月餅,一盒給爺爺奶奶,一盒給外公外婆。”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說:“媽媽,我今年要用我的壓歲錢買一盒月餅送給你、爸爸還有我自己。”我聽了這話一把抱過女兒親了又親。望著女兒明亮的眼睛,我們全家都會心地笑了。

那年中秋節前夕,單位裏發了一盒月餅。趁著休息,我把它拿回家孝敬了我的父母。晚上,女兒放學回家我正好和她父親說起這件事,女兒抬起頭一本正經地問我說:“媽媽,那爺爺奶奶那兒送了沒有呀?”我說:“奶奶不喜歡吃月餅。”沒想到女兒很認真地對我說:“可爺爺喜歡吃呀,為什麼你隻知道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而沒想到爸爸的爸爸媽媽呢?你不公平!”

中秋節那天,我們決定回孩子的爺爺奶奶家去吃團圓飯。走在半路上,女兒對我說:“媽媽,我帶了一百元壓歲錢,我想買一盒月餅送給爺爺奶奶。"望著孩子真誠的小臉,我的心撲騰了一下,仿佛看到了自己和女兒之間的天平傾斜了,讓我感覺到汗顏。於是我們在超市裏買了兩盒月餅回到了她爺爺奶奶的家裏。

晚上,望著皎潔的月亮,我怎麼也睡不著。是誰說小孩子不懂事?在孩子的眼睛裏,善與惡、美與醜原本就分得很清楚。

鬆江實驗小學 張怡蕊同學家長

※※※※※※※※※

那次我錯怪了孩子

我們的家庭情況特殊,夫妻倆都是殘疾,和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同時也不願虧待孩子。

一次,孩子從外婆那兒回家,無意間我發現了一張光盤。遊戲光盤是孩子的最愛,但這不是隨意別人東西回家的理由。平時我沒少叮嚀,這孩子怎麼就這麼不爭氣呢!我調節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耐著性子將孩子拉到身邊:“孩子,從小媽就教育你要做誠實的孩子,盡管我們家的情況不如別人,但你對家長提出的合理要求媽都會答應的……你要老實說,這些光盤是自己買來的,還是拿別人的?”隨著嗓音的增大,毫無思想準備的孩子被嚇得淚流滿麵,臉抽動了一下,隨後大叫起來:“不是的,不是這樣的,你們這是對我人格的誹謗,我不會原諒你的,媽媽!”這時的我如夢初醒,一時的衝動紿孩子造成了心理壓力,稍許冷靜後,我和孩子進行了一次長談,我言詞懇切地對孩子說:“不是媽衝動,也不是媽激動,實在是這種舉動要不得。一旦滋長了這種習氣,將後患無窮。"隨著我情緒的逐漸回落,孩子的心理也趨向穩定,並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向我講述了一遍。原來光盤是哥哥送給他的,而非他自己所拿,隻是怕我阻擋他玩遊戲。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這說明平時我和孩子溝通太少,以致孩子不敢和我們家長說心理話,距離越來越遠了e我對孩子說:“孩子,媽錯怪你了,希望我們能夠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這樣,才能避免誤會,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陝西中學 付 亮同學家長

※※※※※※※※※

孩子走失誰的錯?

大年初八的晚上,我和孩子一起到“家樂福”購物。轉眼間,我和孩子走散了。

我萬分焦急,在二樓和三樓轉了好些個來回,也沒找著。我通過二樓服務中心廣播尋找也沒有結果。我又沿著一樓、二樓、三樓、四樓地毯式尋找,仍無結果。我急忙乘的士回到家,但家裏也沒有G我撥了110,110)警察說,剛剛走失的孩子他們不受理,要等孩子失蹤二十四小時後,他們才受理。

我隻好又打車返回“家樂福”。途中,我的手機響了,單位同事打電話說孩子在他們那裏。我頓時一塊石頭落地,叫司機將車直接開往同事處。

回到家中,我真想狠揍孩子一頓,但我轉又冷靜下來,先與孩子溝通,告訴他,應學會如何處理兩人外出購物路線的分歧,在走散後,該如何應對局麵,等等。他說,這些應該出門前就告訴我,其實我早就看見你了,你乘電梯上上下下,看不出著急的樣子。我說,孩子,在那麼多人的公眾場合,我如何能慌慌張張?心裏急,頭腦要冷靜。你今後千萬不能這樣任性,你是個未成年人,出了個啥事,真是無法彌補。孩子說,我知道了。

這一場虛驚,使孩子和我都受到了教育。

陝西中學 龔 傑同學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