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延安中學虹橋機場分校 陳軼菲同學家長
※※※※※※※※※
對孩子的管教是心貼心的管教
我認為,真正了解素質教育的人是不多的,我也不認為自己很懂得素質教育是怎麼一回事。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對應試教育中那些很八股的題海大戰、填鴨式教育卻十分熱衷和崇拜,認為隻有這樣,才能顯示其學校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對此,我不敢苟同。
我的兒子陳畫地,是一個聰明聽話的孩子。還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媽媽便離我遠去,從此以後,陳畫地的生活學習便由我照管。我在一家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職工的宣傳、體育、文化方麵的組織工作。我的工作經曆或許給了兒子潛移默化的影響,他自小愛好寫寫畫畫,由此表現的一貫文靜作風,使我感到了些許欣慰和自豪。一次,我們單位組織職工到南京旅遊,我把陳畫地也給帶上了,同事們都說我的兒子特乖,十來歲的男孩怎麼沒有一點貿然的舉止?比如說,過馬路時他會緊緊拉住大人們的手,與人交談都是一口溫柔的普通話,真是人見人愛。此時此刻,作為父親,聽到這些讚譽之詞我心裏自是甜滋滋的。
我對孩子的管教從來是心貼心的管教,從來不以家長的身份仗勢壓人,孩子至今都認為我是所有爸爸當中最富有理性和感情的。每個星期我都會與孩子進行一兩次枕邊談話,盡管他在文化學習方麵不需我多費口舌,更多的啟發式教育還是在對他的思想品德引導上,即素質教育上。我常跟他說,你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好學生,除了學業上要拔尖外,首先要在思想品德方麵不甘人後,你要有助人為樂的情懷,你也要有為了集體犧牲自己在所不惜的精神。在過去的兩年當中,陳畫地作為一班之長,做了他應該做的一些工作,在他受到老師表揚的時候,我總是對他說這不是成績,隻是盡職。由他多次主持召開的主題班會,我都主動與他一起醞釀、策劃,盡我所能提供一些裝飾材料和獎品,孩子當然很高興,其實我也是想通過對他的一些小幫助,來促使孩子牢固地樹立起為集體服務的理念。因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起碼的做人行為需要長期的磨礪和培育,這也正是現實學生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方麵。
東延安中學虹橋機場分校 陳畫地同學家長
※※※※※※※※※
讓我們用“心’’去摸索
從女兒牙牙學語起,我們家裏就有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所以,孩子從小就會講普通話。我們給她買了好幾盤講故事的磁帶,平時讓她自己聽,然後試著講。
現在,我們的女兒雖然隻有八周歲,可語言表達能力很強,朗讀課文口齒清晰,聲情並茂。.
孩子她爸爸是機關公務員,去年,單位組織他們學講普通話,每人發了一套教材讓他們操練,並組織考試。像我們這年紀,自認為普通話水平還可以,可是結合書本,聆聽那些著名播音員的朗誦後,才知自己這方麵知識的淺薄。為了迅速提高普通話水平,我提出讓女兒做我們的小老師,請她指正。她爸爸以為我在開玩笑,說:“行嗎?孩子才一年級。’’言下之意,他這個大學生去請一個才上學的一年級小學生做老師太掉價。可我完全相信女兒有此能力,而且會相得益彰。這著果然妙!女兒做事特認真,一丁點小錯也不放過,一點麵子也不給。
在她的督促幫助下,爸爸終於順利地通過了普通話考試。那天,我們一家三口都很高興,為了表彰女兒的功勞,還請她吃了一頓肯德基3
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要用“心”去摸索.二我們做父母的要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不能什麼時候都端著個臭架子。
鬆江實驗小學 邢冰潔同學家長
※※※※※※※※※
為了明天而共同拚搏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建立一個學習型家庭對推動社會進步,穩定每一個家庭至關重要。如何建立一個學習型家庭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這需要每一個家庭人員的共同努力。
要建立一個學習型家庭,父母的榜樣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這個家庭,白天孩子上學,父母上班,晚上的時間就是最寶貴的。我們沒有把這些寶貴的時間消磨在麻將桌上、電視機前,而是一家三口都投入到學習中。這種學習氛圍對促進女兒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她碰到問題就能及時問,如果我們也不懂便與她一起翻書本學習,從而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為了擴大孩子的知識麵,平時我們為孩子購買書籍的錢遠遠超出給她買衣服的錢c為提高英語閱讀水平,我們訂了中學生英文報,並買了一些為之配套的學習工具書、輔導書;為提高孩子的語文水平,我們買了大量的中外名著,訂閱《讀者》、《萌芽》等優秀雜誌,讓她從中汲取營養。天長日久,日積月累,孩子的語文和英語水平都有所提高;我們也從書報雜誌中受到很多教育,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整個家庭便有一種學習動力,有一種蓬勃向上的氣氛。
數學是孩子的弱項。如何提高數學成績,是我們討論最多的話題,實踐證明要紮紮實實地學好數學,除白天認真聽課做作業外,課餘還須化大量時間去接觸各種類型的習題,隻有反複練習,從中摸到規律,才能學得紮實。有時女兒也會產生畏難情緒,而我們則一遍遍地鼓勵她去勇敢地克服困難。有一次一道幾何題連續做了幾次都沒有找到答案,女兒有點泄氣,我們就鼓勵她今天做不出,明天再作,學習就得靠韌勁,第二天晚上她再一次拿出這道難題做了起來,不一會終於迎刃而解了。這時女兒高興地大叫起來:“我終於‘攻克’難題啦!”她感受到了戰勝困難的喜悅。
在培養孩子的興趣方麵,我們尊重她的愛好。她喜歡聽音樂、看小說,於是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放任自流,多聽多看多思考,既能增加知識又能勞逸結合。女兒在睡覺前往常會和我談論一些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和這本書對她帶來的感想,我很高興地發現她在認識上有時比我更深刻得多。
女兒在進步,但與優秀的孩子相比,我們看到了差距,為了女兒的明天和家庭的明天,我們正在作出共同努力。
鍾山初級中學詹馥潔同學家長
※※※※※※※※※
在摸索與碰撞中一起成長
孩子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翻開了人生嶄新一頁.)孩子麵對新的環境,有些新奇,也有些緊張,在思想和行為上還難以立即適應;作為年輕家長,麵對家庭教育轉型,我們也有點迷茫,甚至不知所措,在摸索、碰撞中與孩子一同成長。
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很多,學校教育、社會環境作用很大,但家庭教育的作用不能低估,隻有使三者達到協調一致,才會使孩子在身體、情感、智力、意誌等方麵獲得全麵的充分的發展。
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孩子。教育中一定要把好“舵”和“度”,不能把孩子的成績好當成惟一,重要的是注意良好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開發,因為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學習能力是持久學習的動力和支撐力。
家庭教育寓於日常生活中,存在於家庭的每一瞬間,家長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品格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在漫長的時間裏不知不覺地完成的,家長以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化著孩子,教育孩子怎樣處世做人。這種潛移默化的感染和陶冶影響著孩子。一個孩子生活在充滿仁慈、愛心、進取心和有責任感的家庭,他日後會朝著健康、正直、樂觀向上、有所作為的方向發展。因此我們特別注意培養一種家庭風氣和家庭風格,讓孩子受到熏陶。在我們大家庭中,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家相敬如賓、其樂融融;我們作為雙職工家庭,盡管工作繁重,但業餘生活總是排得很滿,除了帶孩子學習、娛樂、領略大自然風光,就是忙於培訓、再教育,從沒有時間打牌、打麻將。我們用理性的態度麵對孩子的行為,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馨。
孩子去學校有四站路程,都是乘公交車上學,我從不用公家車。星期天、節假日,帶他出去玩,也乘公交車和出租車,他問我為什麼有車不用,我對他說:¨公家車是用於工作的,回家後家裏的事都是私事,不可以用公家車做私事,要公私分明,不能占公家的便宜。"告訴他要做一個大公無私、廉潔自律的人。
今年五月我在街上遇見了流動采血車,就上去義務獻血,回到家,孩子看到一個“電子萬年曆”紀念品上麵印著“一滴血、一片情”宣傳語,很想知道是怎麼回事,我對他說今天我參加了義務獻血,他非常吃驚,問我是不是很難受、要不要休息之類,我告訴他無數垂危病人在等待血液,有多少兒童因為缺血而死亡,並借機給他講解人的造血原理,他聽了後說:“媽媽,我長大會和你一樣勇敢”。
有一次在公交車上,遇到一個老人,我首先起來讓坐,孩子說:“媽媽,這次我們要乘到終點站,很遠的。"我說:“沒關係。"過了一會兒,又上來一位抱小孩的乘客,我看見孩子這時候很緊張,四處張望,希望有人起來讓座,可惜沒有,他小臉憋得通紅,看得出思想鬥爭非常激烈,但我始終沒有出聲,看他表現。過了一會兒,他終於鼓起勇氣,站了起來說:“阿姨,請您坐這兒。"說完,害羞得藏到我身後,我立即表揚了他這種尊老愛幼的行為,並告訴他什麼是社會公德。現在,他不僅能主動讓座,還會將別人亂扔的垃圾扔進垃圾桶裏呢!
前一段時間,學校開始學習大寫的拚音字母,孩子似乎有些吃力,經常會同英文混淆,我想起電腦鍵盤上的字母均為大寫字母,那天晚上我拿出記錄他成長的“寶寶日記”,對他說:“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會識字,會拚音,可以自己寫日記了。今天媽媽教你用電腦寫日記。”他一聽特別起勁,一個勁地問:“我行嗎?”我一邊開機一邊說:“沒問題,他會像你學電腦畫畫、上網一樣簡單。”我教他,如何打開W。rd,如何使用智能拚音輸入法,如何將寫好的日記保存在以“戴占坤日記”命名的文件夾中……這一切他都非常新鮮和興奮,沒出兩天就掌握了拚音字母的大小寫。現在我一直要求他每天寫日記,盡管每次隻有兩句話。我想,孩子如果能堅持天天寫日記,是會有很多好處的。有人把日記稱作是自己的良師益友,是有道理的。日記雖是小事,但並非人人都能堅持。孩子如果從小學開始,就能堅持不斷地寫日記,那對於他的意誌和毅力是多麼大的鍛煉啊!
七寶明強小學 戴占坤同學家長
※※※※※※※※※
上帝喜歡普通人
如果你有一個十分懂事的孩子,你應該給上帝送一份厚禮;如果你有一個比較聰明的孩子,應該給上帝鞠一躬;如果你的孩子資質平平,讓你實在想不起來上帝是誰,就對自己說一聲“阿彌陀佛”。最近一期《讀者》上說,上帝一定喜歡普通人,要不然他決不會創造了這麼多普通人。我的孩子就是這普通人中的一員,但真正認識到這一點,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二年級的女兒將六十多分的數學成績單放在我麵前時,我感到這世界一定是哪兒搞錯了,怒不可遏地拍著桌子對她怒吼:不可能!你是我的女兒啊,我的女兒怎麼可能是班上最笨的孩子?晶瑩的淚珠在女兒的眼眶裏打轉,但那不是我要的答案。突然間,我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孩子其實遠沒有我一直認為的那樣優秀?難道我一直被某種幻想支撐著一種盲目的自信?後來的教育實踐使我認識到,我的孩子是非常普通的,需要同時接受正規教育與家庭教育,而且恰當的教育手段可能比內容更為重要。
教育活動雖然是人類可控製的主觀行為,孩子的認知過程卻具有內在的自然規律。由於大多數父母對孩子不同階段認知能力的不自覺誇大,容易使孩子的學習陷入一種誤區。在孩子學習陷入困境的日子裏,’我對自己的教育方式全麵進行了反思。古人早有訓示,孩子教育切莫“拔苗助長”,更不能“放任自流”。
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我教她學習數數,教了一周,可她就是連四個熱水瓶都數不清楚。可是半年以後,沒有人刻意教育,她竟然能數清楚二十個雞蛋。這件事對我影響特別大,讓我清楚感受到發育成長的規律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孩子的認知過程是跟自然成長的身體一樣,有一個漫長的量的自然積累過程。孩子到了幼兒園,我十分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長特性,給她建立了一個十分寬鬆的家庭氛圍。我認為積極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取消強製教育、培養自我教育的能力。
孩子的學習滑人低穀,而且幾乎是從數學、英語到語文全麵崩潰。在我發火的前一天,她拿著語文作業讓我簽字,我打開一看,連續三次都僅是合格。我有點不悅問她:“怎麼這麼多合格?沒有優秀呢?”她滿不在乎地對我說:“老爸,別著急,後麵還有不合格在等著你呐!”我翻了幾頁一看,果不其然。
進步的代價有時是難以忍受的,我的教育這時候已經走向它的極端。在一連幾天暴風驟雨式的訓斥後,又用強拉硬灌的方式足足壓製了兩個星期左右,讓她除了上學、吃飯、睡覺外全部用來背誦乘法口訣、成語詞語以及英語單詞。但是,艱辛的努力並未取得預期的結果。那時,我每天去校門口接孩子,我們倆對考試結果異常敏感,而每次她的進步都是有限的,甚至一些過去都不可能出現的錯誤,現在也出現了。這時候我意識到孩子的自信心可能已經被削弱。回想自己的成長環境,雖然我的父母不可能像我今天關注我的孩子這樣處心積慮,但當時家庭濃厚的學習氣氛感染和培養了我良好的學習習慣。今天的孩子在家是獨生子女,沒有家庭內部的競爭環境,光靠氣氛已經不夠。為了重新讓孩子找回信心,我幫助孩子樹立一個目標,爭取先拿下數學,走出後進的隊伍。當她成績慢慢回升,終於有一天,她說:“數學袁老師說,這次考試仍然有許多同學將一道不該做錯的題目做錯時,我想我一定是其中之一。當我習慣性地站起來時,老師宣布,這次也有一個同學取得滿分,就是鄭典秋。"女兒說,當她聽到袁老師這句話時,眼淚已經奪眶而出。當女兒講到這裏時,我仍能看到她眼裏激動的淚花。這時,我感覺到女兒由於自己的努力而獲得的一次小小的成功,使她逐漸恢複失去的自信。後來的不斷進步使她成為一名光榮的護旗手、少先隊的小隊長。
女兒並不是班上最優秀的學生,但是,就像愉快地接受她優秀的一麵一樣,我今天能夠坦然麵對她普通的一麵。允許她在學習上有起伏,但決不能放縱自己、讓平庸將自己的未來吞沒。
女兒日益成熟起來,向懂事的方麵發展,向聰明的方向努力。雖然沒有資格向上帝送一份厚禮,也不能向他鞠躬,但可以向他老人家真心說一聲“謝謝”了。
同濟小學 鄭典秋同學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