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耍聰明不如裝糊塗,世界美在霧裏看花(2)(1 / 3)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主人公阿甘在人們的眼中一度像個白癡一般,但是他卻幹出了偉大的事業。阿甘出生在美國南部阿拉巴馬州的綠茵堡鎮,由於父親早逝,他的母親獨自將他撫養長大。

阿甘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小的時候受盡欺侮,他的母親為了鼓勵他,常常這樣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接下來的一顆會是什麼味道。”他牢牢地記著這句話。在社會中,阿甘是弱者,他幾乎沒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於是,他選擇命運為他做出安排。

阿甘的智商隻有75,但憑借跑步的天賦,他順利地完成大學學業並參了軍。在軍營裏,他結識了“捕蝦迷”布巴和神經兮兮的丹·泰勒中尉。

隨後他們一起開赴越南戰場。戰鬥中,阿甘的小分隊遭到了伏擊,他衝進槍林彈雨裏搭救戰友,丹中尉命令他乖乖地待在原地等待援軍,他說:

“不,布巴是我的朋友,我必須找到他!”雖然最終沒能挽救布巴的生命,但至少,布巴走時並不孤單。

戰後,阿甘決定去買一艘捕蝦船,因為他曾答應布巴要做他的捕蝦船的大副。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丹中尉時,丹中尉笑話他:“如果你去捕蝦,那我就是太空人了!”可阿甘說,承諾就是承諾。終於有一天,阿甘成了船長,丹中尉當了他的大副。

阿甘和女孩珍妮青梅竹馬,可珍妮有自己的夢想,不願平淡地度過一生。於是,珍妮讓阿甘離自己遠遠的,不要再來找她,可阿甘依舊會在越南每天給珍妮寫信,依舊會跳進大水池裏和珍妮擁抱。珍妮說:“阿甘,你不懂愛情是什麼。”阿甘說:“不,雖然我不聰明,但我知道什麼是愛。”珍妮一次又一次地離開,但阿甘從未放棄過她。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傻瓜的天性裏含有一種自然的忍讓、寬容和視而不見,是一種精明人很難做到的事情。傻瓜由於自身的特點,目光往往是不夠尖銳的,這樣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挑剔。一個不去挑剔生活和別人的人,是幸福的。而生活中的糊塗就是這樣。

曾讀一篇妙文,其中有句話恰好道出了其中奧妙:“天下最傻的人,是把別人當傻子的人!”阿甘的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說,拜賜於他的傻、不計較輸贏得失。阿甘總是那麼快樂、那麼勇敢,我們以為他不知道自己和別人不同,沒想到,原來他一直都承受著因歧視而帶來的痛苦,從而不希望他的孩子同自己一樣,原來他不是不知道,隻是裝糊塗,不計較。

裝聾作啞可以息事寧人

有些事情,非要較真兒,就會愈加麻煩,相反若裝癡作聾,來個“難得糊塗”、“無為而治”,也許會有滿意的結果。

應變,不一定就是快人快語、一語中的而解決問題。在某些時候不作反應、裝聾作啞,反倒是一種最恰當的處世技巧,事情反倒可能解決得更圓滿而不露痕跡。

戰國時期,楚莊王親自統率大軍出外討伐,結果大獲全勝。班師回京城時,百姓夾道歡迎,盛況空前。為了慶賀赫赫戰功,莊王在漸台宴請群臣。文武百官談笑風生,無不喜形於色。莊王舉杯祝賀,與眾卿同歡共樂,並召來殯妃和群臣同席暢飲。

此時,漸台上鍾鼓齊鳴,歌舞不斷,人們猜拳行令,興致極高,不知不覺中日落西山。可是莊王興猶未盡,遂命點起蠟燭夜宴,又命寵妃許姬斟酒助興。

不巧,忽然刮來一陣大風,蠟燭都被吹滅。黑暗中,一個人趁著混亂,竟然拉住了許姬的衣袖。

許姬惱怒,又不便聲張,掙紮之中衣袖被撕破。直到她機警地扯斷那人帽子上的纓帶,那人才驚慌地溜掉。許姬走到莊王跟前,附耳報告了實情,並請莊王查辦那個色膽包天之人。

莊王聽罷,沉吟片刻,吩咐左右先不要點蠟,然後命令眾卿解開纓帶,摘下帽子,縱情暢飲。群臣聞言,紛紛解開纓帶,摘下帽子,這時莊王才命人掌燈點燭。在燭光之下,但見群臣絕纓飲酒,已無法辨認誰的纓帶被扯斷了。莊王就像沒發生這件事一樣,與眾人飲至深夜方散。後來,莊王再也沒有提起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