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每個大城裏的分支神廟之中都有一個紅衣主教,來主持教務,小城之中一般的就是一個大祭司來主持,至於那些鎮子上的分支神廟就是祭祀主持了,總之任何一個地方的分支神廟都會有一個最低是祭祀的人來主持,當然永豐城的神廟總部就是教主主持了。
而主教和祭祀之間的區別,李真倒是沒怎麼鬧懂,不過也知道大體是什麼地位,主教應該說是地位僅次於教主的存在,而當教主死後或退位以後,就從各個大城的主教裏選出新任的教主,當然這拜火教的教主好像還沒有換過,可見現任教主是個至少三百歲的老不死的,而且依然春秋鼎盛。
當然若是要成為主教的話,至少要成為一個祭祀,成為一個地方的掌權人,當然能成為主教的,主持一個大城周圍所有地區的教務的,還是大祭司居多,從祭祀直接成為主教的不是沒有,卻還是非常少的,而趙國算上首都“永豐城”有九個大城,也就是把趙國分作九個教區,也就是說除了永豐城的教主之外,還另有八個主教。
而每個地區的掌權人的下麵,一般都設有兩個護法,一個長老團,長老團成員一般設四到十人不等,當然成為護法也是可以成為長老團的成員的。但是要想成為祭祀,一般不會從護法中選擇,而是從長老團中抽選。所以如果一個教徒成為了護法,而他卻不是長老團成員的話,那麼他就隻能是個護法,怎麼也不會成為祭祀的,不過聽說隻要成為護法而且還能成為長老團成員的話,那麼要是重選祭祀的時候,那麼一定就選他,這幾乎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了。
再有就是夜叉了,夜叉一般歸長老團和祭祀統一管轄,而夜叉的數量則跟這個分殿的等級有關,大城中的分支神廟夜叉的數量當然比小城裏多,而每個夜叉下麵都有一支火巫小隊,而每個夜叉手下的火巫也是有多有少,大概是和夜叉的實力有關,可以說夜叉就是火巫的隊長,而火巫和夜叉都是擁有極強的實力的人,傳說他們擁有超出常人想像的能力,能呼風喚雨,殺人於無形之間。其實李真知道他們就是修真者,甚至隻是最低層的修真者。
而火巫之下就是普通的教徒了,普通的教徒通過自身的努力,當達到一定的水準之後,再經過長老團的評審之後,再經過一些什麼過程,就可以成為一個實力強大的火巫,但是很多人因為資質問題終身也不能成為一個火巫。當然有些人也是終身止步於火巫的身份而已,而要是想要成為一個夜叉,祭祀,大祭司甚至主教的話,最起碼也要成為一個火巫的,所以幾乎所有的信徒都在不停的努力,爭取成為一個火巫,也就是成為一個修真者。
這樣就行成了一個樹枝模式的管理體係,而在李真看來,分支神廟設有長老團的話就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地方上的一人獨大的情況,因為那些長老團成員和祭祀之間還是存在競爭的,而生殺大權還是牢牢地把握在教主的手中,這樣就使得地方上的分殿反叛總部的可能性就降到了最低點。
當李真了解到了這裏的時候,有些慶幸,因為他自己的修真資質是非常垃圾的那種,所以水蘊仙宮是不可能收他為弟子的,而如果當初他選擇去北邊的趙國的話,恐怕也是這麼個結果,冰魄宗收取弟子的方式聽說和水蘊仙宮也差不了多少,但是楚國的拜火教就不同了,任何人都可以入教,隻要你擁有了一些實力你就真的可以進入拜火教的內門,也就是成為一個基本的火巫,甚至成為一個高層次的掌權者。
在這裏,你隻要有實力,有手段,你就可以成為上位者,門檻卻是很低的,關鍵靠實力,好像並不怎麼在乎資質問題,所以這也就給了李真一個機會,隻要他得到那個傳承,當他有了實力之後,再憑著自己的打拚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實力強大手握重權的修真者的。
當然,前提是,李真真的可以吸收那個傳承,所以一切還是直指那個傳承。
所以李真還是滿懷希望的,在向鐵蟒山進發,如果找不到村落和鎮子的話,他就露宿在野外,而且經過三天的研製,他終於製作出了一個能防雨水的帳篷,是用牛皮和木棍做的,在裏麵雖然有些悶,不過也很不錯了,李真對自己的大作還是很滿意的。
每天遊走在山林之間,看青山綠水,摘野果,打野味兒,李真感覺自己的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看到城池也可以大搖大擺的走進去,在客棧投宿,在這楚國李真終於可以大大方方方的招搖過市了,不必擔心被認出來,而被抓去牢房,甚至處死。
至於加入拜火教的事,倒是不急,他打算到了鐵蟒山找到那個傳承之後,再在一個大城裏入教,這樣自己在進入拜火教之前也會有些底氣,有些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