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拜火教(1 / 2)

其實在李真進入那個小鎮的時候,他就已經進入了楚國的地界了,整個南疆幾乎都是楚國的天下。

楚國的領土雖是東洲三國之中最小的,但卻是地形最豐富的國家,因為南疆幾乎一大半都是山地,南邊的一小半則是丘陵地帶,最南邊還有瀕臨南海的沼澤地帶,當然那沼澤地帶嚴格上說來已經不算是趙國的領土了,因為那裏以氣候惡劣著稱而幾乎沒有什麼人煙的。

而在大約三百年前,趙國地區出現了一個宗教,名喚“拜火教”,而隨著三百多年的發展滲透,拜火教的信徒已經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量,趙國皇室於五十多年前宣稱,奉拜火教為國教,鼓勵民眾加入,並大力協助拜火教的傳教工作。

所以拜火教幾乎已經統治了整個楚國,甚至拜火教教主的話比皇帝的話還管用。

但是李真知道,拜火教其實還是一個修真宗門,隻因來自外洲,所以玄水疆的水蘊仙宮和北疆的冰魄宗對它很是排斥,據李真所知,拜火教應該是來源於南瞻部洲,不同於其他那些宗門,拜火教在凡人的曆史上還是很有名氣的,拜火教是五行大陸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具體起源時間已不可考,曾一度在南瞻部洲這片大陸上流轉於世,大約在三千年前曾極度興盛,此後竟統治南州長達千年之久,信徒之眾不可勝數,隻是大約在兩千年前,拜火教經曆了一次內亂,結果就是分裂出來了一個祆教,和本來的拜火教分庭抗禮,大約在一千七百前的時候,兩個同樣信奉火神“祆”的宗教展開了一場大戰,據後來的史學家稱其為“聖火之戰”,那場大戰十分劇烈,戰火幾乎彌漫了整個南洲,據說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而就在這場大戰之中,拜火教一方失敗了,漸漸式微,而又在勝利者祆教的排擠和打壓之下,漸漸沒落,祆教成為了主流,至於現在南洲還有沒有拜火教這個宗教,李真因為典籍的缺少,還不得而知,但是不知是什麼原因,三百多年前悄然傳進了東洲,並且在瀕臨南洲的東洲的南疆迅速興盛起來。

而因為他們來自外洲不是本土勢力,據李真的外公所言,他們水蘊仙宮之內的弟子都稱“拜火教”為“魔教”,對“拜火教”保持絕對的敵視,至於冰魄宗是不是有這種稱呼,崔承就不知道了。

這也是因為拜火教的傳教士還沒有在燕國一代傳教的重要原因。

其實拜火教嚴格說來,也並不算是一個宗門,因為他是以一個宗教的形式出現的,在南疆,任何人都可以加入拜火教,隻要你信奉“火神”,那麼恭喜你,你就是拜火教的教徒了,沒有什麼門檻可言,當然也要有些排查,畢竟不能把敵對勢力的奸細引進來,不過那些排查也是相當的鬆散的,有的地方甚至隻是走個過場而已,可見拜火教也不是很在乎敵對勢力穿插進來的奸細。

但是在整個玄水疆和一部分北疆的燕國,凡人世界裏甚至沒有幾個人知道水蘊仙宮的存在的,水蘊仙宮就像是傳說中的仙境一般,和那些神話一樣,充滿神密的色彩,水蘊仙宮收取弟子的規矩更是嚴苛到了極點,不光要身世清白,而且要有著超高的資質,你才會成為水蘊仙宮的一員,而北疆的冰魄宗也是差不多的形式,這與南疆的拜火教有著本質性的不同。

在李真看來這就是為什麼拜火教可以在區區三百年以內就占領了整個南疆,而水蘊仙宮和冰魄宗卻無可奈何的原因,因為在李真看來,那水蘊仙宮和冰魄宗脫離了群眾,沒有群眾的擁護,甚至沒有一個很好的輸送鮮血的途徑,那麼他們必然會走向沒落甚至衰亡,而拜火教在這一點上無疑做的非常到位,那麼必然逐漸繁榮昌盛起來。

當然在拜火教,要是想成為修真者也並不是很容易的,畢竟先天性的資質限製在那裏,雖然拜火教廣收門徒,但是真的能夠走進修真界的也是非常的少。

李真這些日子在經過一些村落和鎮子的時候,特地打聽了一下拜火教的事,畢竟要想成為修真者,有宗門支撐還是極好的,若是表現優異的話,還可以得到宗門充足的資源支持和修煉上的指導,那樣的話,不僅在修真的道路上走的更遠,而且還能少走很多冤枉路。

經過了李真的特意的打聽和詢問,李真終於對拜火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事實上趙國這裏有很多人都是教徒,他們也非常歡迎新的信徒投入火神的懷抱,所以當李真問到這些事的時候,人們都很熱情的為李真講解解答。

拜火教是一個階級層次很分明的宗教,這一點倒是真的和宗門很像,一般的教徒也隻是稱為教徒而已,如今的楚國幾乎每個城市甚至是稍大點的鎮子上都有一處拜火教的分支神廟,當然總部還是在楚國的都城,“永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