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麥德龍僵局 (1)(2 / 3)

這透露出,郭台銘責成杜家濱發展電子商務,就是要為鴻海這隻大老虎裝上翅膀,比競爭對手飛得更快、更遠。

賽博數碼首席執行官朱家義曾經透露,飛虎樂購網站上線之初,每月銷售額已經超過2000萬元人民幣。而根據鴻海內部估計,飛虎如今每個月已經達到兩位數增長,成績不錯。

然而,目前飛虎的營收,大半來自集團員工。比起京東商城、當當網等一線強敵,飛虎顯得還沒有走進一般大眾市場,尤其知名度很低,如果沒有更大力度的品牌營銷計劃,短時間內要躥出頭,不是易事。

另外,2010年以來包括銀泰網、郵樂網等同梯隊對手,也虎視眈眈。雖然整體市場規模每年增長100%以上,但這一波的電子商務亂局,可說是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

目前飛虎已經有700名員工,其中客服人員占大多數,並且在北京、上海自建大型發貨倉庫,最大麵積預計可擴充至3萬平方米。在杜家濱積極要求下,飛虎已經能夠在一、二線城市達到24小時內取貨目標。

杜家濱最近在接受網絡媒體采訪時指出,飛虎發展的一大重點是售後服務。因為很多3C商品都是富士康一手生產的,尤其在零部件上頭,都是富士康製造,因此要談到產品維修,飛虎遠比對手來得突出。

現在的鴻海產品有多廣?整個集團,從不起眼的電腦機殼、連接器、電路板、準係統做起,直到智能手機、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網絡通信產品、液晶麵板與電視、遊戲機、半導體設備、LED等,完整穿起了整個高科技產業鏈。

“我們沒有不能修的。”一位飛虎內部人士也豪氣地說。

鴻海集團生產數千種零部件,橫跨十多個高科技領域,確實可以打造出世界最大的維修中心。如果把代工剩餘的零部件,直接出貨到維修中心,將是市場價格的50%~60%,直接反饋給終端消費者。

舉例來說,鴻海是全世界最大的電腦機箱供貨商,如果一個電腦機箱在北京中關村店麵要價100元人民幣,鴻海出廠價可能隻要30元,而在鴻海渠道可以賣60元。在鴻海渠道直接買機箱,不僅消費者少花40元,鴻海更可以賺到30元的超高利潤空間。

鴻海代工毛利率不到10%,但相同的產品,經過自有渠道銷售後,利潤率卻高達100%!難怪郭台銘對渠道行業這麼有興趣。

也因為有富士康龐大的製造體係做後援,飛虎樂購的打法也很多元。據這位飛虎內部人士透露,飛虎已經與集團內的富士康國際(FIH)在談合作,將要量身定製手機,可能打上“Foxconn”或“efeihu”品牌,在飛虎網站上販賣。

杜家濱也曾在飛虎內部強調,飛虎在價格上最有優勢,但打價格戰卻是最沒有樂趣的。他的目標是,飛虎要能夠重新顛覆電子商務市場,“後發先至”!

然而,中國網購市場發展10年之久,遊戲規則大致底定,但飛虎仍在一邊做,一邊學,一邊修正,未來顯然還需要再交不少學費。

但比起萬馬奔騰的100億元人民幣投入資本,飛虎現階段資本額不到1億元人民幣,實際上支出得更少,風險相對較低。

在郭台銘非常熱衷下,飛虎可說是“不差錢”!雖然現在還在虧損,但是杜家濱已經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由於集團傾全力支持,因此飛虎的IT、物流人才都是免費的,這使飛虎得以減免不少的內部運營成本。

事實上,杜家濱進入鴻海之後,毫無外企大佬身段,親力親為非常積極。為了讓飛虎盡快取得成績,家在北京的他,常常深圳、上海、台灣四地跑,往往不是在飛機上,就是在去機場的路上。在老鴻海人眼中,他與賽博數碼的張瑞麟就像是兩隻猴子,屁股紅紅,總是坐不住。

賽博重整旗鼓

要談鴻海的管道大計,不能不談最資深的賽博與張瑞麟。

同樣是台灣人的張瑞麟,在1999年與幾個朋友創立賽博、2000年12月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賽博數碼廣場。郭台銘很看好他,於是在2001年入主賽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