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準備跨足液晶麵板產業時,就找了私交不錯,又曾做過聯友光電的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當顧問。曹興誠當時就將台大電機係的老同學、當過聯友光電總經理、被譽為“台灣麵板產業最資深的總經理”的段行建,介紹給郭台銘。
早在1981年,段行建還在美國全錄公司任職時,就已投入TFT技術研發,至今已達30個年頭,所以他自謙是麵板業“老兵”。
段行建從台灣第一家中小尺寸麵板起家的聯友總經理做起,當達碁與聯友合並成友達後,段行建出任友達第一任總經理。但合並之後不久,段行建就黯然下台,改由達碁人馬全麵接管,他正式與友達董事長李焜耀分道揚鑣。
郭台銘在2003年成立群創後,就請段行建出任群創總經理。群創光電的名字由來是:取其群策群力、創新、發光的意涵。郭台銘曾說:“像段行建這麼好的人才,當然要請他回來主持,難道要他去擦皮鞋嗎?”並且,把群創董事長的位子亦交給段行建,充分尊重他的專業經營。
也因為段行建夠資深,他同時也把一群以往在聯友共事過的老班底帶到群創來。當時甚至有不少人是接到段行建一通電話就去報到,連薪水、配股等條件都沒談,憑的就是對這位老長官的信任。難怪郭台銘曾經多次表示:“段總經理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對於鴻海顯示器事業布局,段行建具有絕對的影響力。
直到2009年年底,群創並購奇美電子後,將來負責一手操盤的段行建,不僅正式向友達董事長李焜耀上演“王子複仇記”的精彩戲碼,更要挑戰韓國三星與LGD的霸權。
合並奇美電,群創雖然是存續公司,但“群創”這個名稱卻要走入曆史,更名“新奇美”後,讓一手創立群創的段行建,不免有些許感傷。
主要子公司一覽
虎視眈眈的勁敵
郭台銘:巴菲特敢開比亞迪的車上班嗎
與比亞迪難以化解的事端
比亞迪(BYD)成立之初,創辦人王傳福多次向郭台銘取經,雙方互動良好。不過,當比亞迪跨入手機代工後,即開始向富士康大挖牆腳。從基層作業員到中階主管甚至是廠長,比亞迪都開出優渥薪資,吸引他們加盟。
從管理的角度來說,高科技人才的流動,本來就是常態。郭台銘留不住人,員工都貪圖比亞迪的高薪,當時他就應該警惕,並開始檢討薪資水平,不是等到跳樓事件發生了,才來大幅加薪。
郭台銘自己也承認,富士康會被比亞迪挖牆腳,是因為大陸主管不能像台灣幹部一樣領股票分紅。這關鍵政策,直到近兩年才重新製定。
一位在兩家公司都工作過的比亞迪大陸主管則說,富士康內部有不少派係,有很多“political”!但在比亞迪則是大家一心往前衝,根本是郭台銘早年創業的翻版,這也吸引了不少富士康人跳槽。
甚至在印度的清邁,諾基亞手機工業園中,比鄰而居的富士康與比亞迪,也毫不停止挖牆腳動作。
清邁是比亞迪的首座海外工廠,初成立時即以多加五成的薪水,吸引富士康印籍主管與作業員跳槽。富士康一直抱怨上訴,諾基亞才出來調停說:各供貨商不能惡性挖牆腳,造成員工自視甚高、搞壞薪水行情,大家都沒有好處。
“創造性模仿不是人雲亦雲,而是超越與再創造!”這是已故哈佛大學企管大師利瓦伊特(Theodore Levitt)的名言。王傳福從效法郭台銘起家,直到電池、手機、汽車,都在科技高速公路上,壓過鴻海順利反超。
的確,人才是一切。比亞迪因此得以複製了富士康的管廠流程、生產線經驗,並順利取得諾基亞大筆訂單。比亞迪借此使得旗下的手機代工業務,在2005至2007年之間,每年營業額都呈現倍數增長。
由於方方麵麵皆有專利保護,並涉及商業秘密,郭台銘因此大為不滿,不僅與王傳福撕破臉,甚至向比亞迪的投資人、美國股神巴菲特叫囂。
2009年5月3日,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後第二天,郭台銘在接受台灣地區媒體采訪時,公開質疑投資比亞迪的股神巴菲特,為何要投資偷竊商業機密的公司?敢不敢開比亞迪汽車上下班?巴菲特用何種專業知識判斷比亞迪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