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是芒山書院開學的日子。芒山書院,是郾城的一所貴族學院,裏麵的學生非富即貴,這也決定了它的教學環境較為寬鬆,漸漸淪為富家子弟的遊樂場地。
自去年方然入學以來,至今也差不多一年了。隻是因為他那癡傻的樣子,他在書院待過的時間可以說是屈指可數了。不是被教師先生厭惡的忽略就是被同學奚落,他自是不懂這些,常以為大家都是以好意待他,卻也從不介意。
今日方然趕到書院的時候,書院的大門果真又關上了。門內傳來朗朗的讀書聲,不過這又與他無關了。方然就在門前找了個地兒坐下來,在門前眯了眼,跟著裏麵的聲音一停一頓的讀著。看他這熟悉老道的樣子,應不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了。若是方家大老爺得知自己的兒子被這般對待,還不知該被氣成什麼樣子。
卻說這方家大老爺方為民,也是郾城赫赫有名的修士之一了。中州一百八十城,幅員遼闊,中間夾雜無數宗派,各為其主。說不準這一城的城主就是哪一個宗派的宗主,或是某一宗派暗中扶持,所以有史以來,這中州之地竟是難有皇主。話說回來,若是這中州真是一統了,那蓬萊妖域等又豈能放心酣睡?
當年中州曾出了位不世梟雄,他用十年時間連克四十八城,手下能人異士無數,最後還不是飲恨在蓬萊劍下。當年那一戰,蓬萊妖域皆有高人現身。可以說,中州無皇主,是各大勢力平衡的結果。
再說這方家,當年中州大亂時,敵軍曾一度攻到郾城下。當時方家一老祖手執板斧,率兵死守郾城達三年之久,這才給了各大勢力以喘息的時間,最終得以一舉滅了敵軍。所以郾城亦有“第四十九城”之稱,預示著不可攻破的意思。至於這方為民,比起方家那老祖實在是差了太遠,不過也曾多次協助郾城城主滅了諸多盜匪,所以在這郾城,也算是頗有勢力。
而如今這位方夫人,是老城主的侄女,當今城主的妹子。試問誰會為了方家的一個傻小子去得罪她呢?
寒冬的風愈發的冷冽,方然在門前待了會,愈發的冷了,不禁緊了緊衣服。
恰好這時書院的門打開了,幾位衣服華貴的公子魚貫而出。走在最後的那位小公子小心地把大門合上,然後幾個人就聚在一起嘿嘿笑了起來。那最前麵的公子約莫十三四歲的年紀,他手執折扇,相較身後幾位小公子,愈發顯得氣宇軒昂。隻是這大冷天還不放下那折扇,不是神經又怎的。
那公子斜眼看了看門前的方然,詭笑道:“嗨,阿呆,你想不想捕雀呢?”
阿呆,是他們對方然的戲稱。
方然抬頭傻笑著看著他,道:“捕.什麼?”
幾位公子就分出兩人,架起他來,笑道:“捕雀啊,阿呆,你不是早就說想捕雀了嗎?”
方然兀自傻笑不止,道:“好.好.捕雀嘍.”
西郊。
大冷天,山穀裏還是聚了不少人。他們身著短衫,或手揮大錘,或是肩挎兩擔,一張張臉上滿是汗水,還有若有若無的期盼意味。
這裏是西郊的采石場,貧民的集中地,幾十座山川縈繞四周。每天從這裏產出大量的石料,源源不斷的運往各大城,其中絕大多數都被有錢人用來建了宅子。這個世界本就是這個樣子,自是沒有什麼好說的。說不準這其中的某個人哪一天就砸出了金礦,一朝致富,也未可知。
離采石場不遠,有一處寂靜的山穀,這裏尚未被開采,難得的保留了些原始的味道。
雪還未化,從老遠就能看到一連串密密麻麻的小腳印,順著腳印望過去,赫然是從芒山書院偷跑出來的幾位公子,那方然,自然也在其中。
有兩個小公子跑到山穀向陽的一側,小心地在木棍上係上繩子,然後以木棍的一端拄地,另一端則支撐起早就準備好的竹筐。立在一側的一個小子則笑嘻嘻的灑上一把穀子,然後拿起那繩子慢慢退向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