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黃河之源 阿尼瑪卿山(2)(1 / 3)

直升機攀至半山腰時,鍾偉國說道:“阿尼瑪卿山在地質上屬於古生代晚期,受第三紀末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與青藏高原隆起而形成,山勢陡峭險峻。但是,它並不是迄今為止無人登頂的雪山,自從1980年對外開放至今,先後有多支登山隊登頂了這座神山。”

“既然有多支登山隊登上去了,為什麼卻沒發現‘冰河聖城’?”金坤疑惑道。

鍾偉國道:“我分析有兩種可能。第一,阿尼瑪卿山冰雪覆蓋麵積高達二百多平方公裏,之前的登山隊隻是往山頂攀登,絕不可能走遍雪山的每一個角落。第二,伏羲和大禹進入‘冰河聖城’是在數千年前,而曆經數千年的演變之後,‘冰河聖城’極有可能被冰川完全覆蓋了。”

鍾偉國停頓了一下,神情凝重地說:“你們剛才也看到了,直升機在山頂盤旋了七八圈。但是,我們沒發現任何疑似‘冰河聖城’的建築。”

金坤臉色一變,擔憂道:“如果真的是第二種可能,那可怎麼辦?”

謝虎鬱悶地罵了聲娘,接話道:“除非我們的眼睛具有透視功能,不然,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冰河聖城’了。”

“這一點,你們不必太過擔憂。”鍾偉國道,“考古隊攜帶了最先進的探測儀器,再結合上古地圖,還是有希望找到‘冰河聖城’的。”

“咳!你怎麼不早說,害得我空擔心一場。”謝虎略帶埋怨地說道。

鍾偉國沉重地歎了口氣,道:“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如果覆蓋‘冰河聖城’的冰川特別厚,就要采取爆破措施。而一旦爆破,必定會引發雪崩和冰崩,相當地危險。”

聽完這番話,大家都默不做聲,臉上露出了擔憂的神色。

金坤凝望著窗外越來越近的雪山,心想如果真如鍾教授猜測的那樣,即便是找到了“冰河聖城”,我們也會遇到巨大的挑戰。但轉念一想,我們在神農架和大沙漠遭遇無數的凶險,而且還有多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為的不就是進入“冰河聖城”,解開千古謎團嗎?現在,“冰河聖城”就在這座雪山上,我們一定要完成這次任務!

正想著,機窗外忽然響起了呼叫聲。

金坤回過神,定睛一看,機艙外出現了一塊巨大的冰麵,上麵支起了十幾頂帳篷,有幾名隊員正衝著直升機大聲呼叫。

3

半分鍾後,直升機降落在冰麵上。

艙門打開的一刹那,刺骨的寒風卷著冰雪的顆粒撲麵襲來,撲打在臉上隱隱作痛。

金坤猛打了幾個冷戰,捂著臉第一個跳下去。他穩住身體,視線越過帳篷和人群,就見遠處布滿了丘陵一樣的冰山,非常密集,像是無數鋸齒交錯在一起,一直延伸到視線的盡頭。回頭再看,冰雪覆蓋的陡峭山峰直插入雲天。他這才反應過來,此刻身處的位置並不是雪山的最頂部,而腳下的這塊冰麵開闊平整,想必是國家考古隊想把這裏作為主營地。

其他人陸續跳下來後,直升機再次起飛,漸漸飛遠了。

從溫暖的高山草原,來到海拔六千米的雪山之上,他們都感到很不適應。易小甜雖然穿著厚厚的登山服,戴著登山帽和手套,但卻感覺冰冷的寒風一下就吹透了身體,她凍得直打寒戰:“這……這雪山上也太冷了……”

“冷嗎?”謝虎看著呼出的氣體迅速凝結成霜,半開玩笑半感慨道,“唉,多好的避暑勝地啊!”

大家適應了一陣後,在鍾偉國的帶領下向營地走去。

謝虎當兵時攀登過雪山,但還是頭一回站在這麼高的雪山上,他邊走邊好奇地四下環望著。遠處的冰山形態各異,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史前怪獸,有的甚至像極了現代的某些建築。

謝虎還沒看盡興,就走到了帳篷前。五個人正要彎腰鑽進去,就見裏麵走出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鍾偉國趕緊向大家介紹,原來這位就是科考隊的隊長,他叫李誌安,全權負責本次科考任務。

金坤等人與李隊長握手後,大家進入帳篷。帳篷的中央站著三個人,正圍在一張地圖前辯論著,看到有人進來,立刻停止爭辯。

李隊長帶大家走過去,然後指著地圖上用筆勾畫出來的圓圈道:“這是阿尼瑪卿山的衛星地圖,你們看,這裏就是我們現在的位置。”

金坤看向地圖,發現此刻身處的位置,在接近主峰峰頂左側的一個平坡上,一側被主峰擋住,另外三側被連綿不斷的冰山重重包圍,其實這些冰山,就是其他相對較矮的山峰的頂部。

李隊長看向他們,道:“把你們的地圖拿出來吧,我們對比研究一下。”

金坤從背包裏取出一個盒子,拿出打印好的上古地圖,小心展開,平鋪在衛星地圖的旁邊。

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來,聚精會神地看著上古地圖。這張地圖被劉斜做了相應的處理,將原本晦澀難懂的符號,轉換成了圖畫的形式。他們看到,這張地圖的絕大部分是記錄從中原腹地,穿越黃土高原,來到黃河之源的內容。進入雪山之後的內容所占比例不多,不過,能隱約看出“冰河聖城”夾在兩座冰山之間。

大家對比著兩張地圖看了半晌,但都沒能在衛星圖上找到與之輪廓相似的冰山。經過一番討論後,他們得出一致的結論:這張上古地圖是幾千年前繪製的,現在過去了數十個世紀,而冰山又不同於岩石構成的山峰,它們的外形肯定會受氣候的影響而發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