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對自己狠一點,欲望少一點(1 / 3)

我們之所以被欲望左右,源於人體固有的惰性與自私。如果無法正確管理、控製自己的言行,欲望便會利用惰性與自私侵占我們的頭腦,使大腦中毒。每個人都與欲望打過拉鋸戰,其中的艱苦、辛酸不言自明,而隻要學會了如何自控,培養自己的自製力,便能戰勝自己的惰性,從而擁有堅固的堡壘來拒絕各種誘惑。對立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男人而言,必須學會控製自己的欲望,隻要將欲望裝進籠子,始終堅持自己的初衷,那麼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把欲望關進籠子裏

“誘惑”這個字眼兒看似神秘不可捉摸,實際上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需要麵對的誘惑實在太多,寬泛來說,有權力、地位、金錢、美色的誘惑,從細處著手就更不勝枚舉,有時一個“好累,我要不要歇一下”的小念頭都會讓我們猶疑不定。而就是這類看似無傷大雅的小誘惑更難以抵製,它總在我們追求夢想的途中跑出來,一旦我們感覺身心有些許勞累,便時刻試圖勸說我們停下前行的腳步,將所有既定的軌道全部打亂。

誘惑就如同一位風姿綽約的美貌女子,舉手投足都充滿了無盡的婉約風情,讓你魂牽夢繞、欲罷不能。她會明確告訴你:“想要獲得成功,便不要招惹我。”但麵對如此絕色又有幾人能把控自己呢?不僅要回頭多瞄上幾眼,索性還駐足凝視,猶如飛蛾般毅然決然投入火的懷抱,擁抱夢中的女郎,從此甘願被她驅使。

麵對這些形式多樣、光鮮亮麗的誘惑,我們能否勇往直前獲得成功,取決於自身克製誘惑的能力。一個人信念越堅定,對夢想越執著,那麼誘惑對他的吸引力便越小,前進的道路將更加平坦無阻。而對於那些自控力薄弱的人,誘惑就如同罌粟一般擁有致命的吸引力,無論外界施加何種壓力,他們都無法成功抵製它。

這個世界上功成名就的人太多了,但更多的人一輩子碌碌無為,毫無建樹。原因無他,便在於他們缺乏堅定的信念,無法與誘惑抗衡,從而被誘惑牽著鼻子走,漸漸便忘了自己的初衷,不僅開始懈怠工作,還輕賤起生活來,直至最終一事無成。還有些人,總覺得自己是與眾不同的,覺得任何誘惑都不會動搖自己追求成功的決心,而實際上,誘惑會變幻成各種形態,在無形中侵入他們的決心中,從而消磨其意誌,使其與成功失之交臂。

煙民在下決心戒煙時常將“不就是戒個煙嗎,沒問題的”掛在嘴邊,但過段時間再看,煙依然夾在他的指間。

那些宣告不去娛樂場所,一心投入事業或照顧家庭的青年,往往沒多久便會繼續遊走於各大娛樂場所之間。

很多人經不住誘惑做了錯事,最後都將自己的錯誤推諉到“我就是控製不住自己”上,實際上自控是種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培養從而強大起來的。就好像充實自己的大腦或是鍛煉肌肉,都需要一定時間的累積與訓練。有的人專門參加一些培訓課程,以了解欲望是如何形成的,並分析欲望存在的弱點。練習自控能力並不難,重點在於克服自己平日裏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嗜酒與吸煙。

在那些參加過自控能力培訓的人中,有近70%的人無疾而終,他們在培訓過程中以自我控製為主導,沒有詳細的計劃與係統的練習作為引導。他們表示:一旦選擇了放棄,狀況變得更為窘迫,因為當他們屈服於自己的欲望後,更加難以抵製誘惑了,無法繼續製訂嚴格的要求與計劃來約束自身,很難再次打定主意向誘惑發起挑戰。

通過對參加自控能力培訓課程的各項案例進行研究,結果讓人震驚的是,每個人都無法放下對欲望的追逐,近乎偏執。對於自己沒有的東西,人們往往想要得到它,這種欲望像樹一樣深深紮根於人們的心裏,很難消除。人們常常被欲望控製著,不管他們身處何地,也不管時光如何流變,那些形形色色的欲望都會環繞左右。人們不會認識到這種迫切想要得到某些東西的欲望對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他們享受於那種欲望被暫時滿足時所帶來的成就感,從而更加堅定自己不斷追求欲望的決心。如此循環下去,永遠得不到滿足。

有位總裁便是如此,他覺得自己對金錢的迫切渴求是正當的,所以不斷追求盈利。縱使我虛擬這麼一個場景:“如果人類麵臨危險,為了拯救他們,你可能會失去70%的財富,你還會去做嗎?”他毫不猶豫地答道:“不會!”我對他道:“我不能否定你的觀點,不過這種觀點會直接影響你的人生,你對欲望的這種執著就像不治之症,將伴隨你左右。就算你目前的欲望得到滿足,但空虛馬上會占據你的內心,直到你又尋求到新的欲望並開始滿足它,如此惡性循環下去,比欲望得不到滿足更為勞累與痛苦。”

我們總是追求名車豪宅,而實際上,再貴的車也就是一輛交通工具,其價值在於速度與乘坐的舒適度。再貴的房子也無非是要居住得安心舒適而已。就這點來看,我們實際上需要的並不多,而之所以這樣渴求,還是欲望在作祟。不管物質多麼富饒,如果人類的精神生活得不到滿足,那麼將始終感覺空虛。

很多人迫切想要購買名車、豪宅,想要談成大買賣,這些欲望本身並不簡單,不是單純地想想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付出艱苦的奮鬥。有些欲望能很快得到滿足,比如想買一輛自行車,想看一場演唱會……而有的欲望卻是虛假的,充滿了強烈的欺騙性,因為它們超出了製定者的能力範圍,靠單純的設想與努力還遠遠不夠,需要有周密的計劃及常人無法匹敵的決心。

實際上,那些抱著虛假欲望的人很少能取得成功,他們經常將“我會成功的”掛在嘴邊,也會找一些成功人士的經驗書籍來閱讀,並在閱讀中體會成功的喜悅。但讓人惆悵的是,大多數人總是將自己想象成書中人物一樣獲得了成功,而不是立刻投入到行動中來。就算他們立刻行動了,也往往因沒有正確的指導方法而無疾而終。對這種耽於幻想的人而言,未來是美好的,但這種美好將永遠無法實現。他們被極度膨脹的欲望掩埋,早已缺失了最基本的行動力,從而一次次與機遇擦肩而過。

許多人不能正視“虛假的欲望”這一觀點,我對他們道:“不用過於在意這點,畢竟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無法實現的欲望。就像我們向別人許以承諾一般,很多都難以實現。但明白了這點後就不要繼續對別人承諾那些虛假的東西了。”而培訓課程正是為了糾正這一點,當你嚴格執行課程製訂的計劃時,你便會發現:自己才是最具潛力的,但首先需要學會自控,從而使它不至於泛濫得讓你被虛假所迷惑。你需要謹慎對待自己內心的渴求,在理性思維的引導下執行自己的計劃。

如果將人體比喻為儀器,那大腦便是指揮中心,控製著人的一言一行。人體擁有著極為複雜的程序,尤其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各種生活習慣,而人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人體程序如何運行。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習慣與觀念,從而在麵對同一件事時有著不同的意見與處理對策,而不同的意見與處理對策會導致相差甚遠的結果,從而徹底改變每個人的命運。

而欲望就好比病毒一樣植根於大腦,尤其是那些虛假、不良的欲望,彙集了人體中所有不好的習慣,如果不能及時遏製並清理,就會引導人生走向誤區,從而萬劫不複。

人若想徹底清理那些不良的欲望,必須培養自己的自控能力,在不良欲望冒出苗頭時就將它粉碎,並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堅定信念,避免它們死灰複燃。

不做金錢的奴隸

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金錢至上”或赤裸直白的或隱晦心照不宣的,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價值觀。當然,金錢並非不重要,相反,如果每個人都成為“采菊東籬下”的隱士,社會便會失去發展的動力。那麼,我們是否就應該成為金錢的奴隸,為錢所縛?或許,投資教父——閻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如果把金錢比作是一把絕世利劍,誰是最能識得利劍、最能充分發揮利劍威力的人?答案莫過於“風投家”。

提到風投家,不得不提到“閻焱”這個名字,提到閻焱,就不得不提及他參與投資項目的公司——盛大、完美時空、橡果國際。

在中國風投界,閻焱的名字前被冠以“VC(風險投資)教父”,得益於他在盛大和完美時空的成功投資。在投資盛大時,他其實是受到過質疑的,但是最後仍舊力排眾議,以4000萬美元投資盛大,他獨到的眼光使得僅20個月的時間,就以16倍的回報成功退出,使得“閻焱”這個名字在風投界初鳴其音;接下來是2006年投資完美時空,信心滿滿的他800萬美元進入,10個月上市,回報八十多倍,這時的回報也遠遠超過盛大,於是,“閻焱”成為投資界的神話。

成為VC教父,看似幸運和一帆風順,實則並非是上天眷顧的機遇。

閻焱進入風投界並不是“門當戶對”,隻是對於他來說,“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他喜歡新鮮事物也樂於接受挑戰。從1977年,就讀於南京航空學院飛機設計專業,到後來進三機部下屬的工廠,再到1984年,考入了北京大學社會學係攻讀費孝通的研究生,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獎學金,隻身赴美,他在正式進入風投界前,當過農民、工人、專業運動員、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學者。在進入南京航空學院之前,他還在安徽安慶潛山縣插過三年的隊,每天上山下鄉,遇到農忙的時節,每天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而這些經曆也是閻焱成為投資界的神話,具有獨特人格魅力的基礎。

金錢是一把利劍,更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無法運用好這把劍,就如同武俠小說裏一樣,會被它反噬,成為它的奴隸。

有人評價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也有人說他冷酷和決絕。與其說他是在斤斤計較“投資出”和“收益回”,不如說他“單純的”把賺錢當作了一門藝術,他沉醉於支出與回收比的樂趣之中,如同武俠裏,絕世高人得到一把絕世利劍,便希望能給這把利劍輸入最強大的內功,而閻焱則是希望由他拿著這把利劍,用它披荊斬棘,帶領著他投資的企業一路向前。曾經有人問他加入風投行的理由,他風趣直白地回答,他在出版完一本書之後,問自己接下來想要做什麼。什麼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情。然後,他想到了花錢,花別人的錢,還是花大錢,這個不正是VC嗎?甚至他坦言,之前的求學經曆,他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學術家,而不是投資家。

當然,豐富的從業和求學經驗,也許正是讓他在投資界風生水起的豐厚資本。作為優秀的風投者,接觸到的人肯定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但這些人願意與閻焱合作,並非僅僅隻是利益上的吸引,更是對他能力的信任,而這種信任並非用金錢可以收買或者單純用金錢來衡量的,必然有其人格魅力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