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冰第一步:需要站穩腳步,要鬆開扶手,找平衡的感覺,正所謂“心不狠,站不穩”,想練習溜冰,就不要怕摔。
第二步:緩慢起步,腳要輕輕向前移動,剛開始練,不要快,過猶不及,先學會走再學溜。就像我們小時候先學會爬,再學會走一樣。逐漸適應,將重心轉移到雙腳。“慢工出細活”,慢中求穩,穩中求快。
第三步:放鬆心態,不要緊張,緊張會讓四肢僵硬,嚴重影響溜冰進程,克服比較難,一開始都怕摔的,摔習慣就好了,摔多了就不怕了,秉持“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心態,會學的比較輕鬆,比較快速。
第四步:適當的著裝,穿寬鬆不妨礙活動的衣物,建議多穿一點,但穿太多會影響溜冰體驗,穿多一點的好處是耐摔,摔得不會很疼,畢竟摔好多次還是很傷的,容易摔得神誌不清,找不著北。
第五步:安全第一,建議先老老實實溜,不要想著先練高難度的動作,避免危險動作,漸入佳境不是一步登天。羽生結弦做的4A—0.75s的騰空時間,旋轉1620°的高難度動作,落地產生的衝擊力相當於小型車禍,他失敗那麼多次,還能活著也算奇跡了。但我們大多隻是平平無奇的普通人,沒必要玩命。
摔倒的失敗和恥辱會使人進步。沒有失敗,是淬煉不出一個成熟的人的。 經過反反複複地摔倒,反反複複地爬起,多次的狼狽不堪,令我坦然。
漸漸地我學會平穩的走,迫切地著手溜時,卻栽了一個大跟頭。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曆經千帆,願迎萬難,不畏艱險,還有機會成功,不做那必不可能成功。
學會溜以後,我開心地加入他們溜的行列,輕微地推擠搡,已經無礙,大不了就是一摔罷了。
天色也已晚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遊泳池。
後來他們去小公園竟然不溜了!我學了大半天,他們竟然不溜了,他們怎麼敢的呀,於是我也不溜了,桔姑娘歎歎氣,也沒有強求,就是有時提醒我。
不久,在陽台再次拿起溜冰鞋時,把旁邊別人送的鴕鳥蛋碰破了,一股臭味彌散,令人作嘔,我們一家以為壞了,腥味非常重,其實是細菌加本身含有的氨基酸的混合作用,奇臭無比,直追生化武器。
我頓時覺得手裏的溜冰鞋不幹淨了,不想穿了,不敢溜了。桔姑娘也是捏著鼻子清掃的,我做錯事,她老要給我擦屁股,我怪不好意思的,每次都保證,下一次我一定不會再犯相同的低級錯誤。
至此,我再也沒溜過冰了,我做蠻多事都是淺嚐輒止,但溜冰這件事,鴕鳥蛋的氣味屬實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心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