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從前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隻夠愛一人。——孫璞(筆名木心)
故事起先發生在徽省路安市火山縣諸佛庵鎮。
1978年,一個名叫劉正確的小娃娃,也就是我父親,於桃源河村降生了。
18年後,一個白麵書生似的街溜子整天在村裏閑逛,無所事事,隻因高二英語極爛,無望考大學大專而輟學。他家裏當時開小店,吃喝不愁衣食無憂,村裏人認定我父親吃不了苦,隻會享福,這輩子不會有大出息。後來事實證明,他們隻說對了一半。
他可能覺得整天這樣些許太無聊,也可能被村裏人背後指指點點不受認可而急於證明。於是乎,他決定學一門手藝,他聽聞山上頭有一個鄉裏聞名的獸醫,便拜師學藝。少年說幹就幹,收拾好包裹便出門遠行,上山拜師。那天,他準備好拜師禮,恭敬地站在兩旁,緊張地等候老師傅的決定。沒有艱難險阻,沒有波瀾挫折,老師傅隻是和藹地說,如果吃不了苦就盡早就回去吧。於是乎,他就成了那位老師傅當時的小弟子,另外,其他的師兄弟已經出師了。
學藝的伊始,他是學不了技藝的,要幫師傅家幹農活。那位老師傅家裏隻有兩個人,一個是自己,另一個是他妻子,他們倆沒有孩子,所以對我父親很好。他們家裏有好幾畝地,而老師傅和他的妻子年齡大了,這時身為弟子的他就得很辛苦,起早貪黑地種田、除草、弄茶、挑糞等一係列農活累活。就普遍理性而言,這對於細皮嫩肉的他來說無疑是項挑戰。每當夜晚來臨之際,疲憊不堪的他想望而卻步時,腦子裏全是鄉親們的奚落嘲笑挖苦諷刺,父母親的恨鐵不成鋼,還有師父、師母期許的目光。於是他動搖的念頭又迅速地堅定了下來。這一堅持,便是三年。
三年的時間轉瞬即逝,離他出師時間僅一步之遙,可他卻還卡在獸醫瞧豬的關鍵一步上麵——劁豬。豬的腸子比較滑而且使勁容易破會死,豬還好動會叫,很麻煩。他很焦灼,因為他明白無法跨過這關可能這三年的努力就會付之東流。他日夜用其他東西模擬腸子反複練習,甚至連晚上做夢手都會做無意識地練習。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結果,但總有一些努力,會讓冰封千裏的土地綻放出萬朵怒放的薔薇。他做到了,甚至稍微改良了劁豬的技巧,成功率比他的老師傅還高。
他在眾人驚羨的目光中,榮歸故裏,畢竟那時候的獸醫還是很吃香的。當時別人還認為他會堅持不下來,他做到後還有人會質疑學這門手藝並不難,他毫不在意,因為事實卻是在鄉裏,隻有他會,在鄉外,沒人的成功率敢打包票比他還高。或許,潮水隻有擊打在礁石上,才能碰觸出美麗的浪花。
這時,正值21世紀,他已年紀不小,於是便厚著臉皮托當地的媒人給他介紹一門好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