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死神來了?慧兒靜靜的看著消失的那個身影過了好久才緩過神來,她想到星移他們現在一定在急著找她,她趕緊按照剛剛她說的走法向著門口而去。
快到門口的時候一個熟悉的焦急聲傳來:“是慧兒嗎?”
慧兒加快了步伐,跑向了說話的那個人身邊,剛剛跑到星移麵前就一把抱住了星移:“嗯!是我!我沒事!”
星移這時才發現突然抱住自己的是慧兒,剛剛還擔心她會不會出事,現在一下子出現在自己麵前,還緊緊的抱著自己,他就肯定知道她一定遇到了什麼事情。
“怎麼了,剛才你怎麼和我們走丟了!”
“......”她吱吱唔唔的不願意說。
“沒什麼就是迷路了!”
“迷路,慧兒,我們認識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你既然不想說就算了!”
“嗯,謝謝你能理解。”
“走吧!還是去看看祭祀吧!”
“終於來到了遺失園的內部,這裏和外麵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沒法比!鬼王村的房子年久失修,破舊不堪,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這裏麵卻有大概是晚清留下來的歐式建築樓!這裏麵為什麼會有歐式建築樓呢?這到底是什麼地方?疑惑越來越多了,像一團亂麻似的糾結著星移的大腦,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你看那是什麼?”
“星移隨著楊蘇說的方向看去,一個木製的台子上擺滿了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上麵還插著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台子中間還擺著一個長相崢嶸的神像,不知道是誰?”
“老奶奶,這是在幹什麼呢?”
“那是搭起的法師座和施孤台,那神像是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一盤盤麵製桃子、大米是給它的祭品。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是招魂幡,上麵還寫有"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
就在老奶奶結束了介紹後,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響了起來,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麵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複三次。
“這是幹什麼?”
“這是一種儀式,叫做‘放焰口’”
這個我聽過,好像還有一個人寫過關於這方麵的詩,是誰呢?嗯,記起來了是:
清代文人王凱泰曾有詩曰:“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描寫的便是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過鬼節的習俗。
看來鬼王村人們都是很有孝心的人,還用古代的祭祀方式來祭奠親人。
現在我國人們在‘清明節’那天都是用燒紙錢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雖然祭祀方式簡單,但基本上保存了鬼節淳樸的意義。因為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鬼節豐富的人文內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燒去的禮物也不同了,但永遠捎不完活著的人對遠去親人無盡的綿綿哀思和深深的懷念。但“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這個特殊的節日有著不同的感受,因為,未來的節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來,從朦朧到清晰,從思念到恐懼,從恐懼到坦然,想念過去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思考著自己今天活的經曆、內容、方式和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