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管理學導論(7)(2 / 2)

(3)注意人們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方麵的需求將日益加強,物質的激勵作用將有所減弱。

(四)教育培訓方法

1.教育培訓方法的內容與實質。

教育方法是指通過傳授、宣傳、啟發、誘導等方式,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科學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管理的人本原理指出管理活動是以人為中心的,因此,如何提高人的素質,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成為教育方法的主要任務。在管理中運用教育方法,是增強經濟組織的活力,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完成經營管理任務的重要保證。

2.教育培訓方法的特點。

(1)長期性。思想意識的提高,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科學文化知識的積累,都需要較長的時間,而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2)間接性。它不直接幹預人的經濟活動,也不直接幹預經營單位經濟利益的分配。它對人們的具體經濟行為沒有約束力,它先作用於人,通過提高人的素質,然後作用於經濟活動,是一種間接的管理方法。

(3)啟發性。教育方法不是強製,而是通過真理性激勵,啟發人們自覺指向組織的目標並采取行動。

(4)廣泛性。教育方法廣泛地用於管理的各個方麵和各個環節,貫串於管理工作過程的始終,並涉及每個成員。

(5)靈活性。教育方法因人、因時、因事而異,方式方法比較靈活。

3.教育培訓方法的作用。

(1)教育方法是提高人的素質以及提高各級管理者素質的根本手段。

(2)教育方法是其他管理方法發揮作用的先導和前提,任何其他管理方法的實施都離不開宣傳教育。它能解決其他管理方法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3)教育方法是激勵人的動機,培養人的責任感和紀律性,調動人的積極性的重要方麵。人的認識水平、科學文化水平一旦提高,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一經確立,就會成為長期起作用的因素。

(4)教育方法有利於實現各級組織的現代化,能不斷提高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適應新技術革命的需要,為各級組織的現代化創造條件。

4.教育培訓方法的正確運用。

(1)教育方法的形式和內容要有科學性。要尊重、培養、關心、愛護人,不能強加於人。要堅持從實際出發,適應需要,恰如其分地選擇和安排內容。要排除粗製濫造、違情悖理的東西。

(2)講究方式方法。要堅持不懈,長期進行,逐漸積累,不能操之過急。具體做法因人、因事、因時而異,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

(3)不能脫離各項具體的生產經營活動,孤立地運用教育方法,要把它同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工作效率、增進物質利益聯係起來。

此外,還有技術方法等管理方法。

本章小結

1.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管理者通過計劃、組織、領導、控製等環節來協調和整合組織內的人力、物力、財力、信息、時間等資源,有效地實現組織既定目標的動態協作過程。

2.管理的性質:①管理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簡稱為管理的二重性;②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③管理的動態性與創新性。

3.管理學就是一門係統地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學,是管理實踐活動的科學總結。它具有一般性、綜合性、實踐性等特點。

4.管理者就是指組織中管理活動的指揮者與執行者。就其管理行為可分為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和基層管理者。管理者需要具備知識、能力和身心等基本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