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員工可以分為三種:勝任不了工作的人,將工作做得很好的人,以及不但自己優秀、還能帶動周圍人優秀並為企業創造無限價值的人。第一種人終將被企業淘汰,第二種人是受企業歡迎的人,第三種人是改變企業“氣候”的人。
韋爾奇把員工分為A、B、C三類。
A類是指這樣一些人:他們激情滿懷,思想開闊,富有遠見。他們不僅自身充滿活力,而且有能力影響和帶動自己周圍的人。他們能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同時還使企業充滿活力。
B類員工是公司的主體,也是業務經營成敗的關鍵。我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來提高B類員工的水平。我們希望他們每天都能思考一下為什麼他們沒有成為A類員工,經理的工作就是幫助他們成為A類員工。
C類員工是指那些不能勝任自己工作的人。他們更多的是打擊別人,使目標落空,而不是使目標實現。你不能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寧可花費資源也要把他們安置到其他地方去。
A類員工又被稱為24小時員工。這個稱呼並不是指他們真的一天工作24小時,而是他們的用心——他們將自己的喜憂與公司的興衰緊緊地聯係在一起,時時掛念著公司運營中的問題。他們就是時刻用自己的行動改變企業“氣候”的人,是公司最大的財富。
B類員工是100%完成任務的員工,也是受企業歡迎的人。
鋼鐵大王卡內基說:“一般人隻投入25%的精力和能力在工作上。如果有人願意投入50%以上的能力,那可是值得全世界的人向他們脫帽敬禮。至於100%全心投入工作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可真是找不出幾個。”
從卡內基的這番話中,我們可以看出,能100%完成任務的員工,是相當可貴的。但是,他們與那類用自己的行動改變企業“氣候”的員工相比仍稍遜一籌。
受企業歡迎的人與用行動改變企業“氣候”的人有兩大區別:
其一,與用行動改變企業“氣候”的人比起來,受企業歡迎的人對經營業績的貢獻要少許多。
其二,他們在敬業度上有差距。能改變企業“氣候”的人認同組織或團隊的價值和使命。
對於韋爾奇而言,他是這樣對待三類員工的:
A類員工得到的獎勵應當是B類的2~3倍。對於B類員工,每年要確認他們的貢獻,並提高工資。至於C類,則是什麼獎勵也得不到。
每一次評比之後,我們會給予A類員工大量的股票期權。60%到70%的B類員工也會得到股票期權,盡管並不是每一個B類員工都能得到這種獎勵。
失去A類員工是一種損失,一定要熱愛他們而不要失去他們。每一次失去A類員工之後,我們都要做事後檢討,並且一定要追究造成這些損失的管理層的責任。
對於我們自己而言,我們則應作出最明智的選擇:做用行動改變企業“氣候”的人。
用行動影響企業“氣候”是一種使命,企業呼喚更多的用行動影響企業“氣候”的人來促進企業的發展。用行動影響企業“氣候”是一種精神,那是一種更主動、更敬業、更專注的精神;用行動影響企業“氣候”是一種職業素養,是一種將個人的命運與企業的命運緊緊相連、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的素養。
用行動影響企業“氣候”的人不但可以為企業帶來豐厚的收益,他們自己也會成為最終的受益者。他們不但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而且能夠樹立自己的職業品牌,成就常青的職業。
我們要做受企業歡迎的人,更要做用行動影響企業“氣候”的人,這是觀念層次的上升,也是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不僅要知道,還要能做到
積極努力,熱情工作,用行動去影響企業的“氣候”,這樣你就會成為最受企業歡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