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節(2 / 3)

劉成忠聞言看了劉夢鵬一眼,發現他正滿臉期盼地看著自己,大大的眼睛轉個不停,心裏清楚這個小子不想回去,想到自己也確實有幾日沒見到這個心頭肉了,心下一軟,“算了,撚賊不會那麼早攻城,就讓他先在這裏呆著吧,你請過張老爺後就去書院一趟,務必要把我的話帶到。”

“喳!”那把總聽話的領命而去。

劉夢鵬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有些得意地和張家的兩個少年對望了一眼,轉而又狠瞪了那個已經領命離去的把總一眼,十分乖巧地向劉成忠說道:“謝謝父親大人。”

劉成忠瞪了他一眼,說道:“你老實地呆在這裏,如果事情有變你馬上回書院去,明白了嗎?”

劉夢鵬一個勁地點頭答應,眼睛卻已經飄到四周,完全表現出小孩子對新鮮事物難以抑製的好奇的天真模樣,與剛才那副少年老成的姿態判若兩人。

看到他這個樣子,劉成忠暗自無奈地搖搖頭,眼中閃出溺愛的眼神。

不一會功夫,三個少年已經完全放開了少年人天生的好奇感,初到戰場時的緊張已經拋到了腦後,追著幾個官兵不停地問長問短。少年天真的問題和燦爛的笑臉使幾天來一直在生死之間穿越的官兵們緊繃的神經有所緩和,再者這位少年又是長官的公子,所以這些臉上身上還布滿血跡和灰塵的官兵也非常的配合,就連一向嚴謹不苟言笑的劉成忠也少有的露出了笑容,時不時地也回答幾個問題,而城下的撚軍竟也出奇地配合,一直沒有什麼動靜,城樓上竟呈現出難得的平和氣氛。

“十四、十五……”不遠處的一聲呼喚讓正屏氣凝神聽一名把總講述這幾天的惡戰經過的兩位張家少年回過神來,轉過身來發現十幾個身著便服的人神色匆匆正向這邊走來,當先的一名五十多歲的老者正一臉急切地望著他們。

這位老人便是歸德張家當代的族長張承德。

“爹爹…”“伯父…”

張氏的家規甚嚴,兩位張家少年見到張家的幾位長者,急忙收起笑容,迎上前去便要一一行禮。老人卻擺手打斷了他們:“你們怎麼來了,可是家裏出了什麼事情?”

“家中一切安好,隻是祖母大人數日未見父親和各位叔父兄長,十分擔心,才差我們來請安。”說話的是張承德的親生兒子,族中排行十四的少年。

張承德聽到家中無事,心下稍安,臉色也緩了下來,急步來到劉成忠跟前,恭敬地行禮道:“草民參見劉大人,大人勞苦功高,保護睢陽滿城的百姓,草民在此僅代張家老小謝過劉大人了。”

“張先生不必多禮,”劉成忠急忙將其扶起,看著張承德蒼老憔悴的麵容,布滿血絲的眼睛,感動地說道:“張先生言重了,其實該說謝的是本官啊,幾日來如果沒有眾鄉親的鼎力相助,這睢陽城怕是早就難保了。”

眼見隨同張承德前來的張家人也要向他行禮,急忙說著擺手製止,大聲說道:“當下乃是非常時期,大家就不必拘泥禮數了。”

眾人紛紛謝過。

這時排行十五的少年已經來到了張家眾人之間,瞅了一會兒扯著一個中年人的衣襟問道:“五伯,我哥他們呢?”

張家眾人的臉色頓時一黯。

那名被問到的中年人臉色一滯,聲音有些哽咽地道:“老五他們都…都去了…”

少年頓時呆在了那裏。這時十四少眼神在眾人之間一陣尋找後,望著張承德焦急地問道:“爹爹,我…我哥呢?”他問的是張承德的二兒子,自己的親兄長,張氏年青一輩的老二。

張承德臉色煞白,但眼中卻流露出堅毅的神色,緊繃著臉別過頭去沒有回答。他身邊的一個年歲稍長的青年眼中泛著淚光將十四少扯到身邊,哽咽著說道:“二弟他…也去了,還…還有老四、老六、老七、老九他們四個也都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