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農夫興衝衝地上路了。他騎著毛驢拉著山羊一路上憧憬著做生意的美好未來,不知不覺就迷迷糊糊睡著了。這時,有一個人趁農夫在驢背上打盹之際,把山羊脖子上的鈴鐺解下來係在驢尾巴上,把山羊牽走了。
當農夫醒過來,一扭頭發現山羊不見了,就立刻騎著毛驢往回找。
這時又一個人出現了,問農夫:“你這麼著急,是丟失了什麼東西嗎?”
農夫說:“我的山羊走丟了,你有沒有看到啊?”
這個好心人往左邊一指說:“剛才見到一個人牽著一隻山羊往樹林深處去了,準是那個人,你快去追他吧。”
農夫要進樹林追山羊,就把驢子交給這位“好心人”看管,等他兩手空空地回來時,發現驢子與“好心人”都不見了。
農夫傷心極了,一邊哭一邊往回走。當他來到一個水池邊時,卻發現有個人坐在水池邊哭泣,而且哭得比他還傷心。
農夫很奇怪,怎麼有比他還傷心的人呢?就過去詢問詳情。
那個人說:“我帶著一袋金子去城裏買東西,但走到水邊歇腳洗臉的時候,卻不小心把錢袋掉進水裏去了。”
農夫說:“那你趕快下去撈啊!”
那人說自己不會遊泳,如果農夫可以幫他打撈上來的話,他願意給農夫20個金幣。
農夫喜出望外,心想這下可好了,到手20個金幣不但能補回來丟失山羊和驢子的損失,還會有富餘,於是他連忙脫光衣服跳進水中打撈起來。
當他空著手從水中爬上岸,發現他的衣服、幹糧都不見了,他僅有的一點錢也在衣服袋子裏裝著。
農夫沮喪地回到家,驚奇地發現原來山羊和驢子都在家中。他的妻子說:“你今天沒有出事時麻痹大意,出了事就驚慌失措,造成損失後又急於彌補。你連這些基本的風險都預料不到,又怎麼能去經商呢,還是老老實實在家裏種地吧。”
對於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如果沒有足夠的本領和能力,最好不要輕易涉入,一個人隻有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上才能真正認識世界。如果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都分不清楚,就不會獲得成功。
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問題,每個問題都有它出現的原因。在歸納原因時,我們要做的是首先思考自己的因素,而不是直接把它歸結為外在因素。當然,外在因素是必然存在的,但相對於個人因素來說,外在因素容易發現和回避,而個人因素往往會被我們忽視。
巴比倫一位令人尊敬的神使去世了。他所有的信徒都渴望得到他的一件遺物,以示紀念。其中有一個學生特別喜歡神使的煙鬥,但神使的妻子說:“這要花費你100個銀幣。”
“100個銀幣?對我來說這可是一大筆錢。你先讓我看一下,然後我再決定吧。”
於是,這個學生拿到了煙鬥,並點燃了它。在他剛吸完一口後不久,仿佛看到了像海市蜃樓一樣迷人的風景。
學生大喜過望,立刻用激動的手掏出100個銀幣買下了煙鬥,然後興衝衝地回家了。
回到家後,他再次點燃煙鬥,並狠狠吸了一口,但什麼也沒有出現。
氣昏了頭的學生帶著煙鬥去找新來的神使,告訴了他整件事情。新神使微笑著說:“事情很簡單,當煙鬥屬於神使時,你吸煙時就能看到他所看到的,但它一旦變成你的煙鬥後,你就隻能看到你的平常所見了。”
財富並沒有變化,變化的是我們對財富的不同理解。如果你遭遇了失敗,不要把它歸結於外在因素,其實自己才是導致失敗的“罪魁禍首”,要學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
有一天,巴比倫年輕的弓匠西德克在河邊唉聲歎氣。一位神使看到了,走過來問他:“傻孩子,你是一個擁有100萬個金幣的富翁,還歎什麼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