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金錢的第五定律(2)(1 / 3)

胡達經常對左鄰右舍的女伴說:“如果沒有儲蓄,生活就等於失去了保障。”這話傳到澤維爾的好友富翁阿卡德那裏,他對澤維爾家這種儲蓄的方式並不欣賞,他諷刺道:

“如果沒有儲蓄就覺得生活失去了保障,如此看重金錢,必然成為物質的奴隸,男人在外麵辛苦賺錢,女人在家裏計算著怎樣克扣生活費,再存起來,雖然看起來很正確。但這樣的生活,人的尊嚴哪裏去了?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麼意思呢?”

澤維爾聽了阿卡德的話,有些生氣,便反問道:“注重儲蓄,這是你一直宣揚的,你現在為什麼推翻了你以前說過的話?”

阿卡德回答:“我不是徹頭徹尾地反對,我反對的是把儲蓄變成愛好,而忘記儲蓄的目的所在。在我看來,儲蓄隻是財富積累的一個過程,當儲蓄到了一定數目時,就應該活用這些錢,讓這些錢能夠賺到更多的金錢。另外,如果你們這樣下去,存的錢越多,你們在心理上就越有保障和安全感,這樣就會養成依賴性而失去了冒險奮鬥的精神。”

阿卡德告訴澤維爾:“你是我的朋友,你大概也知道我的財富是如何達到今天這麼多的。為什麼我兒時的玩伴、後來和我一起工作的人,甚至是個我同齡的人,他們的財富都沒有這麼多呢?你和你的妻子認為儲蓄是生活的安全保障,儲蓄的錢越多,心裏就越安穩,如此積累下去,永遠也不會有滿足的一天。這樣,你的錢豈不是全都是束之高閣,使自己賺錢的能力無法發揮出來嗎?”

澤維爾有些動搖了,他同意了阿卡德的說法。

阿卡德又說:“你再想一想,哪有省吃儉用一輩子,存一輩子錢,就靠這些積蓄就能成為富翁的人?”

澤維爾現在完全同意阿卡德的說法了,並向阿卡德請教投資的秘訣。不久,澤維爾就開始嚐試做投資,由於他運氣比較好,一年之後,他的財富就翻了一番,而在之前,這可能是需要他們夫妻勤儉10年才能達到的目標。

這就是阿卡德,以及眾多巴比倫人對錢的看法,他們雖然儲蓄,但他們會把自己的儲蓄用於高回報的投資和買賣,而不會讓錢在錢袋裏睡大覺。因為儲蓄的錢是死錢,流動的、投資的錢才能被有效地合理地利用起來,從而增加回報。

花錢要量力而行

一艘船在航行中偏離了方向,當人們發現船的位置不對的時候,同時發現前方有一個美麗的島嶼。於是船長指揮船駛進海灣,作短暫的休息。

從甲板上望過去,小島上鮮花盛開,植物茂密。於是很多人都想到島上玩一玩,但有的人擔心遊玩耽誤時間,誤了起航時間。於是,按照不同的想法,乘客分成了5組:

第一組乘客,因為擔心耽誤起航時間,就靜候在甲板上。

第二組乘客,急匆匆登上小島,走馬觀花地瀏覽了一下風景,就趕回到船上。

第三組乘客,在島上停留的時間過長,在吹起颶風的時候才急忙趕回。

第四組乘客,一邊遊玩一邊觀察船帆是否揚起,知道起錨時他們才匆匆趕回,很多人因此還受了傷。

第五組乘客,因為留戀島上的風光,結果充耳不聞起航的鍾聲,被留在島上。

這個故事的寓意在於:選擇不同的分組,就意味著不同的享樂觀。巴比倫人認為,第一組對人生的快樂沒有體會;隻有第二組人既得到了少許快樂,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因此是最精明的一組。

巴比倫人對於享樂和工作的核心思想是:合適的工作時間,合適的享受時間。他們認為,這樣的人生才是豐滿、充實而有意義的。

適度的享樂,就要求在花費上量力而行。巴比倫有句諺語:寧可吃一輩子洋蔥,也不為飽餐一頓雞肉而讓自己以後挨餓。這就是量入為出的原則。

阿卡德和他的朋友米舍爾在一起談論生活。米舍爾遞給阿卡德一杯酒,然後盯著阿卡德喝第一口酒的樣子。顯然,阿卡德是一個懂酒的行家。

米舍爾在巴比倫的宮廷任職,他婚姻幸福,妻子賢德,3個孩子也都非常出色,他在巴比倫宮廷裏非常有人緣,也是薩貢王座下的頭號寵臣。

兩個人談論了一會兒,覺得很舒服,當他們談論到每月收入和日常花銷時,米舍爾露出了憂鬱的表情。

原來他的收支一向不平衡,開銷過大:要參加國王的狩獵活動,還要不時在家中舉辦宴會,3個孩子的學費,以及家中大批仆人的工資。當阿卡德在每一項後麵都加上“金幣”時,他發現了米舍爾的收入與花銷之間的差距。

“天啊,他是怎麼撐下來的呢?”阿卡德覺得後背已經有了汗水,“米舍爾每月都有80多個銀幣的缺口,他晚上還睡得著嗎?”

想了想,阿卡德問:“按照你的工資,你每個月隻過了一半就會把錢花光了,然後你怎麼辦呢?”

米舍爾端起酒杯,猛喝了一口:“然後我就向錢莊借錢,我確實感到生活無盡的壓力。”

阿卡德覺得,米舍爾的家此刻就像空中樓閣,沒準馬上就會垮塌掉,如果他再過幾年這樣的生活,他工作到死也無法償還欠下的債務了。但他已經養成了這種嗜好,離不開那些讓他感覺到生活是幸福舒適的東西了。

這個故事是給那些追求外表“看起來不錯”的人看的,這筆債也是給那些為了讓周圍朋友看起來不錯的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