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尾聲:火箭碑(4)(3 / 3)

1980年6月6日,總參謀長楊得誌和副總參謀長楊勇到基地,視察了居延海一帶的地形和守備師的設防情況,指示基地要作撤離預案,否則打起仗來會手忙腳亂。

1980年7月10日-11日,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羅伯特.伯德一行十六人在人大常委會委員李瑞環等人的陪同下到基地參觀訪問。

1980年12月31日,基地三千零九十九名老兵退出現役,離開發射場。

1981年6月8日,基地10號區突降暴雨,導致山洪暴發。東風車站以北的攔洪壩被衝毀,東風車站線路和多處鐵路、公路、橋涵、房屋遭到嚴重破壞,室內水深達一點五米。

1981年9月20日,“長征l號”火箭在基地同時發射三顆科學實驗衛星——“實踐2號”、“實踐2號甲”、“實踐2號乙”,一舉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的國家。

1982年10月12日,基地協助海軍基地首次從潛艇水下成功發射“巨浪1號”潛地導彈。

1983年9月,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一行到基地視察。

1983年9月26日,中央軍委任命張孝德為基地第五任司令員。

1985年7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一行到基地視察,並題詞:“身居最下遊誌在最高層”。

1986年4月5日,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基地可以對外開放,對外稱“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1987年6月16日,美國太平洋總部司令羅納德.海斯上將一行到基地訪問。

1987年8月,基地成功地為法國馬特拉公司提供了發射搭載服務。這是中國首次為國外衛星提供搭載服務,標誌著中國航天技術邁出國門的第一步。

1987年8月21日-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軍委副主席趙紫陽一行到基地視察。

1988年4月26日,軍委副秘書長洪學智、劉華清一行到基地視察。

1988年10月17日,總參謀長遲浩田一行到基地視察。

1992年8月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一行到基地視察。

1994年7月3日,載人航天發射場奠基儀式在基地隆重舉行。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宇宙飛船——“神舟1號”試驗飛船在基地發射成功。

2001年1月10日,中國第二艘宇宙飛船——“神舟2號”試驗飛船在基地發射成功。

2002年3月25日,中國第三艘宇宙飛船——“神舟3號”試驗飛船在基地發射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一行到基地視察,在現場觀看了發射。

2002年12月29日,中國第四艘宇宙飛船——“神舟4號”試驗飛船在基地發射成功。全國人大委員長李鵬一行到基地視察,並在現場觀看了發射。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五艘宇宙飛船——“神舟5號”載人飛船在基地發射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一行到基地視察,並在現場觀看了發射。

2005年10月12日,中國第六艘宇宙飛船——“神舟6號”載人飛船在基地發射成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一行到基地視察,並在現場觀看了發射。

2006年9月9日,“長征2號丙”火箭在基地成功發射了“實踐8號”衛星。這是中國第一顆專門用於育種的衛星。

2007年5月,總參謀長梁光烈到基地視察。

2008年9月25日,中國第七艘宇宙飛船——“神舟7號”載人飛船在基地發射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第二次到基地視察,並在現場觀看了發射。

自1959年8月第一枚“地一空”導彈升空,到2008年8月“神舟7號”載人飛船上天,五十年間酒泉發射基地完成了上千次各種型號的導彈、火箭、衛星、飛船的發射,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的“十三個第一”;而出身於酒泉基地的上將、中將和少將,據統計,截至2010年約有一百四十餘人。故此,酒泉發射基地被人稱為“中國國防科技和航天事業的發祥地”,“中國發射將軍的搖籃”。

(作者注:此文完全依據真實的曆史資料撰寫而成。其中記錄的每個事件、每個人物、每個數據、每個年月日,乃至一個小數點,均力求做到客觀、公正、準確。)